索引号: | 002944160/2014-68169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2014-0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3年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四个领跑”战略,立足部门职能,突出工作重点,拉动消费,服务民生,积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9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进出口总额68.2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58.15亿美元,增长3.7%,进口10.06亿美元,减少3.0%。
一、2013年主要工作
(一)抓消费、促转型,全力以赴开拓内需市场
1、围绕节庆经济,有效拉动消费需求。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的办节思路,既办好宁波购物节等政府主导型节庆活动,又鼓励企业依托南塘老街、鼓楼沿等历史文化街区自办节庆活动。2013宁波购物节我区精心组织了14个主题活动及近百场商家促销活动,实现营业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8.2%,7家重点商场、3大家电卖场和5家超市销售额增幅均超过20%。南塘老街、鼓楼沿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精彩民俗文化活动,聚集人气,拉动消费。
2、围绕提升品质,增强商圈集聚效应。积极应对周边新兴商圈的不断崛起,以规范商业运行和宣传诚信文化为重点,开展天一诚信商圈创建活动,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的539家企业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诚信经营、和谐消费的商圈环境。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合作制订《江厦片区商贸流通业五年发展研究指导意见》,并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江厦片区以及天一商圈商贸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商圈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提供政策参考。
3、围绕打造品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引导商贸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新华联、银泰百货、宁波二百获评金鼎百货店,国购、酷购、和义大道购物中心获评达标百货店;金鼎百货店总数占全市的八成。完成民光电影院、博洋家纺等企业浙江省老字号和宁波名品认定申报;新四方、顺旺基2家中式连锁快餐参评钻级餐饮企业。协调引进老三进等老字号入驻鼓楼沿步行街,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
(二)惠民生、解民忧,千方百计改善消费环境
1、以民为本,全力推进政府实事工程。根据《海曙区菜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进菜市场硬件升级改造,改善“菜篮子”商品消费环境。2013年实施联丰、咏归、启文3个菜市场内部设施改造,完成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考核验收。加快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累计建设节点27个,包括11个菜市场、1个批发市场、5家超市、1个猪肉专卖店、9个团购单位(星级酒店),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商品安全监管体系。
2、健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市场应急供应保障机制,在“菲特”台风等突发事件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设立15个临时平价供应点和南苑、高塘2个蔬菜直供点,同时协调各大超市调配货源,确保台风灾害期间菜篮子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妥善处置翠柏菜市场停业造成的居民买菜问题,切实做好改造期间菜篮子商品供应工作,确保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三)搭平台、拓市场,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能级
1、摸清家底,稳定扩大外贸队伍。针对去年我区外贸整体下行的态势,采取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全区进出口实绩企业了解梳理;对去年有实绩而今年为零的企业进行逐一排摸,查找原因,协调市外经贸和海关等部门,解决企业编码、换证等问题,促进进出口数据回归。同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贸,我区新增外贸获权企业161家,其中从大市外引进外贸企业30多家,历年获权企业累计达1816家,约占全市获权企业的8.1%。
2、搭建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三大展会,2013年累计参加221家次,展位509个,达成意向成交额4亿美元;参加国内及香港、新加展、墨西哥等境内外重点展会220家次330多个展位。加快境外投资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3家,分布在香港、菲律宾、新西兰等地区,全年完成境外投资(实际中方投资额)3630万美元,同比增长79.6%;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18438万美元,同比增长317.15%。
3、寻求突破,加快外包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针对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基础薄弱的特点,深入企业宣传政策、走访座谈,会同8个街道开展对辖区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企业的排摸、认定工作,建立服务外包企业数据库。目前全区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5家,其中今年新增拟定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11家。2013年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403万美元,同比增长3584%,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创三年新高,实现我区离岸服务外包的新突破。
(四)融资源、强服务,逐步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1、完善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旅游饭店品质,指导威斯汀创建五星级酒店、嘉和大酒店等6家饭店星级复评、南苑e家城南店四花级酒店对标迎检工作。促进旅行社管理提升,做好锦江汽车旅游、职工旅游2家四星级品质旅行社创建工作。抓好景区质量建设,完成天一阁博物馆4A级景区复评。指导鼓楼沿创建“市级专项休闲旅游基地”。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会同区文广新局、区总工会联合举办区首届导游大赛,组织参加“我爱宁波”2013宁波市导游大赛,获二、三等奖、最佳才艺奖,区旅游局获最佳组织奖。
2、整合市场资源,推动旅游文化发展。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南京·宁波周、中国旅游日、宁波旅游节等各类展会节庆活动,开拓海曙都市文化旅游市场。制订《2013年海曙区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撰写《加快推进海曙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调研报告。会同区文广新局制作《千年宁波古城海曙》手绘地图,联合《阿拉旅游》杂志社制作《从心发现慢游海曙》海曙旅游宣传画册,推荐特色旅游线路。多方位打造海曙都市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3、强化安全生产,提高旅游文明指数。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重点商贸、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检查安全隐患40条,整改率100%。完成天一阁“平安景区”、“安全生产达标单位”创建工作。指导万豪大酒店创建“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国家绿色旅游饭店的最高等级),推动全区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检和重点旅游企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督促企业自查整改,提高我区旅游行业文明指数。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海曙区商务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和区委“四个大力、四个更加”的目标任务,重点在“提升、创新、探索、服务、队伍”五个方面下功夫,“强实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聚合力”,努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注重转型提升强实力,保持商贸经济良性发展
1、加强商圈建设,巩固商贸商务中心地位。在和义大道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商业街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天一广场国家重点联系商贸功能区建设,按照创建标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制度,提高核心商圈消费集聚辐射能力。加快特色街区发展,促进南塘老街、鼓楼沿等商业街区发展成熟,加强规划引导,着力提升城隍庙商业步行街服务功能和商圈效应。培育商贸综合体,以欧尚商业广场、麦德龙广场等重点商贸项目为抓手,合理布局,优化综合功能,加速城西商业中心成型,增强商贸发展后继动力。
2、强化培育引导,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完善扩大消费政策,围绕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新型消费发展,降低企业奖励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引导培育消费热点,发展节日消费、假日经济,鼓励贴近市民的大众消费业态和夜市消费发展,推动信用消费、品牌消费、绿色消费和体验消费。举办市场营销活动,鼓励商业街区、大型商场超市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促销活动,无节造节、有节造市,开展“亮点活动”“最佳促销活动”评选。精心策划,巩固优势,加大投入,全力办好2014宁波购物节。
3、创新商业模式,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市政府推进“电商换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部署,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经济重要支柱来抓。实施电子商务“七进”工程,扶持发展一批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平台企业。鼓励发展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O2O模式,大力发展同城购物平台,促进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的互动发展,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节点建设,提高节点运行质量,实现与市级追溯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互通互联。开展三江超市、M6生鲜超市、大阿嫂食品等菜篮子商品供应点建设工作,提高应对灾害天气菜篮子商品的供应保障能力,发挥好供应点平抑物价的作用。提升社区商贸便民化服务水平,发展社区商业中心,鼓励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家政服务点等业态配套建设和升级改造,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创建市级商业示范社区。
(二)注重拓展创新添动力,促进外贸经济转型发展
1、促进外贸实力新增长。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通过完善政策扶持、增强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环境等手段,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发展有潜力的外贸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培育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自主品牌培育,组织开展进出口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新育一批市级以上出口品牌企业,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2、培育对外贸易新方式。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利用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城市的契机,拓展企业营销网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引导传统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业务渠道。着力扶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快小微外贸企业的孵化进程。
3、寻求外经外贸新市场。拓展外经渠道,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境外投资领域,利用并购、参股等形式获取境外营销网络、研发机构、成熟品牌等资源发展本土型跨国公司。进一步推进境外大项目大工程的承包,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鼓励企业搭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进口食品、日用品等居民终端消费品,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
4、拓展服务外包新领域。不断完善服务外包工作机制,重点发展以软件信息、设计研发为龙头的ITO和BPO离岸业务。继续广泛开展服务外包企业认定工作,加快扶持一批服务外包企业,重点培育1—2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扩大服务外包的综合发展空间,提升承接能力,推进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三)围绕探索整合挖潜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强化规划牵动。要坚持整合资源、统筹开发,按照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不断创新规划理念,明确思路、完善机制、定准目标,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业转型提升的新思路、新方法,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战略问题,科学谋划旅游业发展的新体系、新措施,全面提升旅游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2、强化产业联动。认真研究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强化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协调合作,形成整体合力,破解产业融合瓶颈,积极发展泛旅游产业。开发以天一阁景区、月湖景区以及鼓楼步行街、南塘老街、月湖盛园等历史街区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与历史内涵,形成商、旅、文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强化项目驱动。重点落实一批影响力、带动力较强的旅游实体项目,扎实推进南塘老街二期、莲桥街文化商业综合区、城隍庙业态调整等重点项目建设,将改造提升后的历史文化街区连线成片,打造宁波老城旅游线路。做好天一阁—月湖创建5A级景区前期准备工作,将其打造成为国内有竞争力、国际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景区,凸显藏书文化旅游品牌内涵。
4、强化服务推动。引导企业开展星级宾馆、绿色酒店、花级酒店、星级旅行社评定工作,提高旅游行业整体服务品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导旅游企业做好“市安全生产达标单位”创建。加大导游人才队伍培养,实行“名导”示范工程。做好旅游统计系统、抽样调查、黄金周等重大节假日统计工作。完善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综合配套设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舒适度和信息化水平。
5、强化宣传拉动。组织旅行社、旅游景点、导游宣传贯彻《旅游法》,不断优化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与高速、高铁开通对接的文章,结合宁波的民俗风情,精心策划旅游营销活动,提升本地市场旅游频率。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及活动,提升企业知名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利用宁波购物节、旅游节等载体,多层次宣传推介海曙都市旅游产品。
(四)注重作风改进激活力,优化企业服务环境
1、加强走访调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服务企业工作,采取走访、调研、座谈相结合的办法,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动态掌握零售、餐饮、宾馆、旅行社、外贸、外经、外包等行业发展动态。加强与市区各级部门,以及海关、商检等垂直管理部门的联动,帮助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加强分析研判。建立科学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体系,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商贸、旅游、外经贸重点企业的统计数据和运行情况。加强对重点联系企业的调查研究、跟踪指导,建立领导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制度,重视企业诉求与建议。把准相关产业发展脉搏,找准切入点,为出台措施、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实效。
3、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领跑全市”的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企业发展实际,研究制订2014年度商贸流通业、旅游业、开放型经济的区级财政扶持政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中央和市级财政对3个行业的各项配套资金,指导企业合理使用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推动作用,为企业营造优质的经营环境。
(五)注重务实高效聚合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1、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委“六项禁令”和市、区有关实施意见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确保落实到位。
2、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机构设置后续工作,加快与市级相关部门职能对接和人员到位。严格落实干部任用制度,开展中层干部竞聘和一般干部流动工作,促使全局工作人员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努力打造适应商务工作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
3、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全局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和工作绩效对账考核制度,推进督查服务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落实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出国(境)管理、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各项规定,进一步提升局机关的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