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44136/2018-78303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发文日期: 2018-02-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m88明升体育网址-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2018-02-05 00:00 来源:海曙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各市场监管所(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现将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2月5日


  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市场监管局、市质监局的有力指导下,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讲大局,谋发展,促融合,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海曙区“质量强区”工作获市对区专项考核全市第四,从排名靠后跃升到领先位置,区局也在全市质监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第二的好成绩,全省首创的海外工厂“浙江制造”认证模式获全省质监系统2017年度创新项目。2017年,海曙区新设立内资企业7228家,注册资本(金)506.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减少9.8%;新设个体工商户9926家,资金数额7.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35.3%;全年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出资额5670万元。全区累计实有内资企业43651家(含市局登记638户),注册资本(金)3194.7亿元(含市局登记126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27.5%;累计实有个体工商户49288家,资金数额25.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18.5%;累计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1户,成员出资总额3.34亿元。共查处行政处罚案件493件,罚没款总额899.53万元。共受理消费者举报投诉10374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219.95万元。


  (一)坚持改革和创新引领,大力助推海曙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有声。率先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公布事项清单145项,办理33948件。以制度创新为抓手,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采取同城通办、“互联网+政务”、政银合作等办法,跑出了市场监管部门优质服务新常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在烟草零售、道路运输、食品经营行业试水“证照联办”,从“一个部门最多跑一次”转向“每件事情最多跑一次”。全年累计签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40640份,占全部在册企业的91%;累计换发划转区域企业营业执照11283份,占全部划转企业的70%。集士港分局、高桥所、古林所、石碶所、鄞江所克服人少量大的困难,快速推进营业执照换发工作。全局共办理“先照后证”企业16315家,涉及许可事项32012项,“先照后证双告知”认领率99%以上,走在全省前列。实行部分事项“同城通办”。落实市质监局行政审批“同城通办”改革试点方案,北仑区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在海曙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市场监管窗口办理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复审,成为这项改革启动后的全市首个“同城通办”事项。截至12月底,共办理“同城通办”事项32件,覆盖7大类事项。在集士港镇设立行政服务分中心,构建区局、集士港分局、市场监管所“三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体系,集士港分中心与行政服务中心同权,实现部分商事登记事项“全域通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浙江省工商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办理网上核准名称30983户,占核准名称总量的82.26%。探索“政银合作”模式。与6家银行合作,共200余家企业通过银行代办工商登记。建立重大疑难登记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5家无字号国有独资企业、区重点引进企业顺利获批。落实海曙区首创的“审批考级制”。破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通才”问题,组织窗口人员参加区审管办牵头的涉及市场监管、商务、经合、公安等审批事项的专业培训,10人通过测试获得了1—5级技能等级证书,持证上岗。

  “质量强区”战略稳步推进。区委、区政府出台《明升ms88注册 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明升ms88注册 促进市场转型及品牌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获政府质量奖、驰著知名商标、省市名牌等实施奖励。质量、标准、商标、名牌等职能并驾齐驱,在夯实质量基础上实现突破,质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东海集团比利时工厂顺利通过海外工厂“浙江制造”认证,在全省首开先河,朱从玖副省长在“浙江制造”发布会上颁发证书,数十家媒体集中报道,极大增强了海曙区质量强区工作的影响力。全年共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项,通过“浙江制造”认证6个,现场评审通过“区长质量奖”3家并将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新增浙江省名牌2个、宁波市名牌2个。申请国内注册商标2800件,商标注册数达38545件,共有国家驰名商标11件、省著名商标53件、市知名商标82件、地理标志2件。以“1+3+X”架构模式抓好品牌指导站创建,建成品牌指导站14个,其中星级品牌指导站6个,成立了首家行业协会品牌指导站——宁波市医药行业协会品牌指导站。

  促进创业创新措施有力。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共办理住宅商用企业230户、集中办公企业450户、无产权房屋登记企业753户、一照多址企业1户,合计占新设企业的20%。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全年新增七大产业小微企业5316家,引导和支持“个转企”175家,81家企业获“个转企”奖励扶持资金21.45万元,9家小微企业被评为“宁波市信用示范小微企业”,获得扶持资金45万元,5家餐饮连锁企业被评为“2016行业转型升级之星”。助企融资解困,办理抵押物登记57起,主债权额10.2亿元。开展民企“双对接”服务,区民个协以现场洽谈会、培训座谈、上门指导等方式,搭建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对接平台,打造民企发展新引擎,全区50余家小微企业融资4500万元。助力广告业发展,指导企业参加广告资质申报和各级各类广告作品大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宣传。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做好“守合同重信用”公示,申报公示AAA级企业6家、AA级14家、A级35家;开展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培育,获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6家。区民个协开展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评选活动,共获评市级诚信企业7家、市级诚信经营户7家。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推进高星级市场创建,集士港菜市场新创三星级市场,古林所跟踪指导,帮助途众二手车市场通过“四星级”复评。助力美丽镇村建设,抓好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全区建成星级农贸市场19家,提前两年完成了农村星级市场创建任务。配合商务部门抓好新一轮放心市场创建,年内新创放心市场2个、复评3个。

  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区政府下发《海曙区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海曙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行动,以集士港奥特莱斯广场为核心,开展省市两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打造海曙特色的放心消费商圈,奥特莱斯广场获市级“放心消费”组织奖。加强对放心消费创建企业的指导,全区建成省级、市级示范型放心商店49家、放心网店59家、放心餐饮店25家、放心街区1家、放心社区1家。夯实消费维权基础,多条热线并轨至12345咨询投诉举报热线。面对举报投诉量大幅增长、规定办理时限缩短的实际困难,实行12345系统和12315系统双轨同行,做到“两个平台”从始端到终端的无缝对接;加强与区消保委的资源整合,区消保委发挥消费巡回法庭机制作用和家用汽车消费者之家工作室、家装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等机构的专业调解作用,提升纠纷调解成功率;各市场监管所(分局)不遗余力坚守维权第一线,月湖(江厦)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挂帅抓好消费维权工作;鼓楼(南门)所对消费投诉集中的美容美发行业进行集中整治;白云(段塘)所“放管服”结合推进商圈自律自治,都为放心消费保驾护航。做好举报投诉、信访、网络舆情等多条民诉渠道的应急联动,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助力企业诚信自律体系建设,58家企业获“海曙区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先后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等消费宣传教育10余次,利用报纸、网络、微信等平台,发布消费警示和消费提醒,解决了一系列宁波电视台“第一聚焦”栏目曝光的民生消费问题。


  (二)落实监管职责,全力筑牢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承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放的除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共4类产品外的其余28类食品的生产许可审批权限。围绕食品安全“两城联创”,开展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一打三整治”东海护渔、禽流感防控、533地产食品安全保障行动等专项整治20余次,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实现餐饮移动监管全域覆盖,各市场监管所(分局)加强保障力度,高桥所提前介入保障“糖纸”甜品中央厨房顺利搬迁,鄞江所集中力量保障龙虾城、鄞江庙会等重点区域和重大集市的食品安全。落实市、区两级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全年完成食品抽检4036批次;全区15家大型商超实现“透明监管”;推进学校(幼儿园)食堂快检室建设,50家校园食堂快检室投入运行。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全区公立中小学、幼儿园“阳光厨房”覆盖率100%,餐饮量化分级率100%。落实了新增9个镇乡(街道)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障。

  加强药品、保化和医疗器械监管。重视生产环节源头监管,组织检查药品生产企业18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4次、保化生产企业4次、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681次。把好流通环节准入关,对每家药械企业的新开、变更、换证和延续,逐一进行现场核查验收。防控销售风险,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在用药用械中的风险监控。开展重点易制毒化学品、第二类精神药品、保健食品会销、浙贝母质量安全等专项检查10余次。强化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全年完成不良反应(不良事件)上报706例。完成药械保化生产、批发企业监督抽验474批次,覆盖面达到100%。推进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示范工程建设,1条示范街、5家示范商超、50家示范店列入首批示范工程建设单位。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特种设备大监管体制建设,落实镇乡(街道)属地监管职责。市特检院在海曙设立特种设备报检点。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危化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治理、“蓝剑4号”等专项整治9次。强化监管创新,2家使用单位共33台电梯试点实施电梯按需维保、延长定期检验周期工作,3家使用单位共46台电梯实施市场运作模式的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在锅炉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完成5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老旧压力管道整治,完成率100%。会同区有关部门淘汰29台燃煤锅炉,创建市级锅炉系统安全节能示范点1家。特种设备定检率达到100%。


  (三)加大“严管”力度,聚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强化主体资质监管。做好市场主体年度报告信息公示工作,局所联动加大推进力度,集士港分局采取上门服务和电话催报相结合、石碶所以推广“浙江工商年报”App专项服务等形式,提高年报比率。辖区企业年报比率达89.89%,个体工商户年报比率达82%,外国常驻代表机构年报比率达76%。组织“双随机”抽查,开展1次实验性抽查和6项专项抽查,涉及单位1091家,通过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抽查结果。推进亮照(证)经营示范街区创建,开展了章水镇水资源保护区无证无照餐饮整治、南门“三八”市综合治理等区域性无证无照整治工作,全年共排查沿街主要街路经营户(单位)19464户,发现无证无照经营户754户,疏导登记588户,查处取缔154户,立案处罚102件。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法定职权注销,依职权注销数量为1011户。对连续两年未年报企业进行批量导入,组织实地排摸和核查,并根据税务部门出具的纳税信息,对1108家企业作出批量立案吊销处理。

  开展质量、合同、认证认可监管。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开展钢铁去产能、问题电线电缆、蚕丝被等专项检查,排查企业60余家。实施生产企业县级抽检70批次、流通领域商品抽检145批次,结合抽检结果,将问题较为集中的纤维制品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合同格式条款备案工作,办理格式合同备案37份。以3C类企业日常监管为重点,加强证后监管。加强认证认可的主体责任落实,完成检验检测机构日常检查45家,其中对6家检测机构进行能力验证现场检查,对7家消防设施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专项督查。开展质量月、“世界认可日”等宣传活动。

  加大稽查执法力度。整合稽查队伍和案件管理系统。强化打传规直行动,与公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落实打击传销“三色预警”机制。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食品药品违法、质量违法、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网络违法等行为,开展“红盾网剑”行动、网络市场监管行动、汽车消费领域整治、非法成品油加油站点整治、问题地图检查等专项行动,查处了商业贿赂、网销“三无”喜糖、第一医院大型CT计量不合格等一批大案、要案,大要案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在网络市场监管中首次实现了涉网案件办理数、罚没款总数、涉网案件移交处理数“三破百”,分别达到166件、240万元和226起。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指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完善主办人复议答复和出庭应诉机制。开展执法风险隐患提示预警。强化执法监督,组织案件质量专项自查,参加市局、区法制办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获区优秀行政执法案卷1个、市质监系统优秀案卷2个。


  (四)加快队伍融合,致力锻造市场监管“铁军”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列明学习清单,制定学习教育流程图和框架图,重点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相关理论学习,开展支部学习心得交流、“青年读书立品”、“金点子”、党课轮讲等学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稳妥做好区划调整中的人事工作。及时调整新班子分工,完善议事管理制度。稳妥做好新“三定”方案制定、工商专项编制人员整体划转和机关事业行政人员划转工作,同步有序推进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交流轮岗和调整,今年新选拔任用科级干部14人,干部岗位调整共69人。

  全面落实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区委第四巡察组反馈的问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成立了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推进督查机制,按照责任分工,实行逐条销号管理,加大巡察整改落实力度。

  深化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重点岗位、重点责任人开展了两轮岗位职权和廉政风险排查,共排查出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217个,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130条。加大效能督查和专项督查力度,人像考勤覆盖全局,组织开展内审工作,定期进行廉政分析。

  夯实市场监管基层基础工作。落实“四个平台”建设,加强属地市场监管所(分局)与各街道的协调沟通,按照区委“四个平台”建设要求,在干部任免、年度考核等方面加强衔接。加快补齐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短板”,组织参加特种设备监察员、食药大专班、法律业务等培训,新培育公职律师2名。强化基层党建,开展5个省星级基层所和9个基层所支部“双建设、双推进”工作,其中西门(望春)所创建省五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巩固“锋领”党务,与段塘街道雄镇社区党总支、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开展结对共建。组织32名阿里巴巴淘宝网商党员开展“三亮一争”活动。重视先锋模范的引领示范,包聪华同志当选为市、区两级党代会代表,被评为海曙区首位浙江省“最美公务员”,包聪华劳模工作室成为我局首个区级“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发挥工青妇的群团组织作用,加快推进干部队伍融合,依托兴趣小组、文体活动等形式,建设市场监管团队文化,并通过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引领市场监管一线岗位“岗岗展风采”。

  此外,区局还认真做好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信息化保障、政务信息、财务管理、非公党建、老干部管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完成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服务保障,加强对市场建设服务中心、食品安全监管中心的工作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市场监管所(分局)工作也呈现辖区特色,亮点工作可圈可点,“海曙市场监管”微信推送了“一所一品”专题,展示了基层所(分局)形象,获得了社会各界网友们的点赞肯定。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海曙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局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市场监管工作的发展趋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心舒适的消费环境,努力实现新时代海曙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新发展,为海曙区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做出新的贡献。


  (一)着力强化“三项工程”,积极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一要加速“领跑工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更大范围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重点践行“最多跑一次”,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审批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改进业务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扩展网上办理,加快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市场主体和办理事项的全覆盖。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联合审批、证照联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落实,建设便捷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推进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努力打造“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服务窗口,力争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保持“领跑”位置。

  二要提升“质量工程”,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在更高水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质量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三大变革”为引领,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解决质量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增强海曙区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要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工程,着力以“三强一制造”为抓手,强势推进质量强区、标准强区、品牌强区建设和“浙江制造”品牌打造。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打造,统筹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开展全面质量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质优海曙”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的模式,围绕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公共服务、环境以及城乡六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及标准引领、计量提升、质量监管、品牌建设、技术基础、科技创新六大支撑工程,推动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和品牌“三提升”,既要做强商贸服务业,又要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要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推广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化项目,指导企业参与“浙江制造”标准制订。突出企业质量基础,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计量管理体系、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引导支持规模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进一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围绕信息技术、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加大培育力度,创建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

  三要深化“惠企工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更深层次上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贯彻落实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明升ms88注册 发挥服务市场主体职能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把打造优势营商环境19条意见落到实处。围绕海曙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目标任务,坚持职能服务靠前,立足辖区产业布局,助力打造现代金融业、纺织服装业、文化产业、都市农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要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升级加速工程,以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民企“双对接”活动为载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努力突破“低端锁定”,打通产业升级的快捷通道,增强实体经济生命力。深化“红盾助农”行动,助力“美丽乡镇”创建。深化市场培育发展,持续推进市场提升发展工作,建立星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二)着力强化底线思维,全面提升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获得感

  一要抓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机制建设。要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进一步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两网五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要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放到社会化管理的大格局中,创新监管机制,加强多元共治,既要结合基层所“四个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队伍,又要加强部门协作,构建公众参与渠道和平台,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合力。要积极探索督促企业自律的有效手段,全面推行约谈、“黑名单”等制度,推进惩戒机制建设,增强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要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分级分类监管。

  二要抓食品药品安全的综合治理。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重视日常监管基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注重痕迹化管理。要筑牢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链”,在食品生产环节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源头管理,突出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在流通环节上,把住批发、农贸市场、商超三个领域,依托快速检测、准入追溯等方式强化监管;在餐饮服务环节上,加大对网络订餐和学校、工地食堂、农家乐等风险环节治理,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商业险,推进农村集体聚餐点规范化建设。突出创建带动效应,树立示范典型,引导规范经营。进一步提升药械安全水平,防控药械安全风险,开展药械风险排查,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开展民营医疗机构药械使用、经营企业药械冷链管理等专项整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点项目突破工程,重点实施公办养老机构食堂提升工程、建设医疗器械网络安全追溯系统。

  三要抓特种设备安全机制的健全和创新。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审批大厅。落实基层所属地监管机制,强化局所联动。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大监管格局,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镇乡(街道)属地监管和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管理的职责,强化部门与镇乡(街道)的联动协作。推进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创新,探索实施“保险+服务”电梯安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使用单位主体安全责任,构筑两道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全域、处置及时的工作网络。


  (三)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一要构建以信息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信息公示为手段、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模式。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双随机”抽查,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失信行为、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增加抽查频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将失信记录及时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努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强化信用监管抓手在基层工作中的落实,在基层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中,注重信用引领,以信用促监管,以信用强履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抓好无证无照经营治理。无证无照查处要突出重点,继续在文明城市创建、平安综治、五水共治等工作中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与商事制度相适应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新机制,强化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防范由无证无照经营引发的安全隐患。

  三要提升稽查执法和依法行政水平。要加强网络传销行为的监管,完善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增强打击传销的合力。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强化质量预警,防范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试点推行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继续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民生领域、新兴消费领域、投诉热点领域的监管,加强网络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和规范,重点查处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虚假宣传、商业欺诈、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要狠抓依法行政不放松,进一步理顺执法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确保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要发挥信息化监管的“智慧”效应。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智慧监管”能力。要切实增强对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的支撑能力,做好各类业务系统的优化升级,逐步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监管基础数据库,抓好信用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信息化监管路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市场监管”作用,深化餐饮移动监管、透明商超、透明厨房等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化在监管执法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网络安全。


  (四)着力强化维权维信,认真做好关系民意民生的大事要事实事

  一要打出消费维权工作“金名片”。坚持量质并重,推进“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组织引导和支持经营者参与“放心消费”系列创建活动,力争建成一批放心消费商圈、街区、社区和商店、网店。深化12345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一条热线”架起市场监管部门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整合举报投诉中心、消保委、市场监管所(分局)和维权站(点)力量,提高消费维权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让维权热线不梗阻。发挥消费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解决消费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消费事件。推广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制度,完善消费和解机制,推进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探索消费投诉公示制度,做好消费投诉公示试点工作。推进“诉转案”增强维权刚性。加强投诉举报热点分析,研究网购、团购等新兴消费领域消费模式的发展变化,针对投诉举报的突出问题,加强相关领域市场监管。

  二要提高商品质量抽检工作针对性。围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和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重点商品,强化生产、流通领域包括网上商品的质量监管,做好生产企业抽检、流通领域商品抽检、食品药品抽检工作。要强化抽检的针对性,拓展覆盖面,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操作应用,及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示,提高市场监管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公众满意度。要合理利用抽样检测结果,对合格率低、问题较集中商品开展专项整治。

  三要实现民生计量工作常态化。要健全计量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计量监察职责,督促计量器具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计量器具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分类分级监管。实施企业计量诚信公开承诺制度,继续做好民生计量巡查工作,强化定量包装商品抽样和流通领域电子秤监管。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广泛开展计量惠民服务活动。

  四要体现宣传教育活动实效性。组织开展消费维权、食品药品、质量计量等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消费维权年主题,开展“3·15国际消费权益日”等主题宣传,提高消费者科学消费理念和维权能力。开展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将市场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知识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抓住质量月、计量日、4·26知识产权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以此为桥梁和纽带,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凝聚社会共治力量。


  (五)着力强化凝聚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扛起新时代市场监管责任担当的高素质队伍。

  一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政治任务,分层分类开展普训、轮训。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着力在学深悟透、真学真用、做细做实上下工夫,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务实管用的推进工作、破解问题的创新之举,切实把市场监管工作落实好、推进好、完成好。

  二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巩固好班子建设成果,优化班子成员分工,完善议事管理制度,推进廉洁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促进党建工作有创新、有特色。加强组织制度规范,建立能够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长效机制。

  三要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进一步理顺科室和市场监管所(分局)之间的工作事权,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确保履职全面到位。结合“四个平台”建设,进一步处理好条块管理关系,做到权责匹配,避免事权错位,越位或缺位。健全工作指导机制,想办法解决好基层所的问题和困难,不能以原则对具体。根据市场监管需要与队伍现状,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查代训等模式,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培训,培育市场监管骨干队伍,通过锻炼年轻干部、储备中层干部、强化专业队伍相结合,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监管人员为主的专业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基层所和基层支部“双建设”,深化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打造海曙市场监管特色文化,凝聚系统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比学赶创的内部环境。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准则》和《条例》,严格党规党纪,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学一做”成果。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推进机关服务和文明建设。按照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要求,以制度约束行为,打造一支讲规矩、守纪律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