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07608932/2020-5658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0-12-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m88明升体育网址-区科技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0-12-24 16:20 来源:区科技局 浏览次数:

一、2019年重点工作总结

2019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决策部署,海曙区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精准服务创新平台等各项工作,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推进科技争投。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一)科技争投指标稳中有进。我区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最新排名全省第17位,较上年提高49位,排名全市第二。2018年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首获优秀单位。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有望突破2.0%,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7.2亿元,同比增长37.2%;全年技术交易额预计超15.2亿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全区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2家。新增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全区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73家。新增市创新型初创企业175家,全区创新型初创企业总数达到1114家。科技信贷风险池全年累计授信额度超1亿元。自主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获重点推荐1人,市“泛3315计划”科技服务领域入选数全市第一。国家引智项目、茶花友谊奖取得零的突破。新增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家。

(二)创新主体培育类中有别。针对领军企业,加大重大项目、科学技术奖励、研发投入补助、市级以上研发载体等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全年新申报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5项,下达区研发专项政策兑现资金超1700万元,推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1项,获评市科学技术奖3项,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零的突破。针对高新企业,加快推进“小升高”工程,新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苗子企业库政策,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额预计近2亿元。落实研发费用按175%加计扣除,全年加计扣除减免税额预计超4亿元。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市级企业研究院3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家,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家,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1家。针对初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券、智团创业计划等政策支持,全年发放科技创新券150万元,设立智团创业计划项目30余项,惠及企业超50家。加快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创企业在甬股交挂牌20家。

(三)创新平台服务精中有特。四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工研院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并成功创建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智研院产业孵化器和中试车间建设已启动,上交大人工智研院研究生已入学20人,意向引进10个创新创业团队,“两院一园”项目顺利开园。人才资源进一步集聚,14个重点人才项目成功落地,全市首家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正式落户,中芬合作平台高层会谈及项目对接活动顺利开展,承办首届中国无人驾驶航海器智能帆船项目公开赛,探索国际合作、人才引进新模式。双创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空间进一步保障,“产业研究院+双创平台”产业孵化,全年新增“双创”载体面积20万平方、新申报市级以上双创平台3个。

二、存在问题

(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低。2018年海曙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1.6%,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19年有望达2.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大市倒数第一的局面还未扭转。

(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低。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32.4%,低于全市的50.2%,2019年上升为35.1%,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的局面还未根本性扭转。

(三)创新平台还处于建设期。总体来看,我区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速度较快,但在要素配置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建设管理运营、作用发挥等方面距离市委、市政府“栽树工程”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2020主要指标及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科技局具体指导下,深入开展“科技争投”专项行动,着力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生态,全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主要目标:1.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0%;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不低于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6亿元;4.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超200家;新增宁波市创新初创企业100家;5.全区技术交易额超16亿元。

具体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紧抓研发投入牛鼻子,开展研发投入再攻坚。一是“两战”都要赢,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助力科学防疫、赋能企业复产”海曙解法,大力推进科技帮扶企业,深入开展“百家科创平台服务万家企业”行动,推广应用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为打赢“两站”提供坚强科技支撑。二是规划引领,做好“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立足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要素保障,高站位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路径,统领全区研发投入攻坚。三是主体拓面,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填报、财务账建账比率,立足产业做大、研发做强、项目做实,构建“工业稳定增长、建筑业大幅增长、服务业翻番增长”的驱动体系,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产业分布结构,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进入2.0时代。四是平台协同,构建创新资源发展导向平台,统筹科技争投考核、重点项目建设、经济运行监测,实现各部门、各镇(乡)街道、园区、各企业大联动,为区域创新发展宏观动态管理、政府经济运行管理提供支撑与服务。

(二)紧靠创新主体台柱子,加强研发能力再提升。一是加快企业主体培育,深入实施“初创、高新、领军”计划,壮大创新型初创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力争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产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取得突破。二是加快双创平台建设,整合区内孵化器资源,鼓励支持创办若干个新型产业加速器和专业化加速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三是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自建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研发载体,推动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三)紧促成果转化保障力,推动产业基础再强化。一是聚焦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依托现有四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技术优势,引导我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内及全区重点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聚焦科技大市场实体化建设,推动海曙区科技大市场由网上向实体化建设,融合中芬合作平台等职能,建设集“展示、交易、服务、共享、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交流、成果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区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难题发布、“四大平台”技术落地转化的平台。三是聚焦科技金融作用发挥,持续运营市、区两级科技信贷风险池,向创新型初创企业提供非抵押、非担保的科技信贷支持。四是聚焦创新产业培育,大力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加快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产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支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加速推进科技服务业、现代农业培育,规划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星创天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推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创新提升。

(四)紧切科技人才支撑力,促进人才团队再完善。一是聚焦服务优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发展环境。二是聚焦路径优化,大力实施“海智回归”工程,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孵化平台建设,主动承办市级以上人才活动,举办数字经济领军人才海曙行活动,加快形成引才网络体系。三是聚焦品牌建设,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推进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以建设中芬创新服务中心为突破口,谋划推进跨区域“人才飞地园”建设,鼓励各镇乡(街道)共建各类创新载体,着力打造全域化创业创新平台载体。四是聚焦人才落地,加大科学技术奖、海外工程师、国外引智项目等市级项目及市级以上人才项目申报力度,力争市顶尖人才、万人计划、省领军团队、“3315系列计划”等人才项目取得新突破。

(五)紧握干部队伍生命力,推动机关党建再争强。一是主体责任再落实,局班子带头“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局党员干部为“重要窗口”建设贡献力量。二是政治建设再推进,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以“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全面抓好“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奉献担当”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推动政治建设成果在全区“科技争投”实践中的应用与转化。三是干部担当再强化,立足树立“窗口意识”、肩负“窗口担当”、贡献“窗口标准”,增强干部队伍担当意识、提高担当本领,突出“干”的导向,传导“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压力,严管与厚爱并重,切实解决机关干部担当精神不够强的问题,塑造与“重要窗口”相匹配的“科技铁军”。四是从严治党再出发,重点围绕省委巡视、主题教育以及全区“作风建设提效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聚焦“精神不振、担当不力、本领不强、闯劲不足、律己不严”等问题勇于“亮剑”,深入开展区委“七大行动”,推动作风建设提效再出发,“清廉科技”环境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