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2943395/2021-42714
- 文件编号:海政办发〔2021〕60号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 主题分类:区府办文件
- 发布单位: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1-12-3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有效性:有效
- 政策原文:
- 政策解读: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海曙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海曙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示范先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明升ms88注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科学绘制“十四五”海曙区农业农村发展宏伟蓝图,在“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的新目标中展现生动实践,特编制此规划。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海曙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依据为《宁波市海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海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重要文件,衔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宁波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宁波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规划范围为海曙区各镇(乡)、涉农街道,并延伸至全区,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一节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海曙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8亿元,增加值增长率达2.3%,各项指标实现持续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82万亩,产量达1.61亿斤,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万亩,晚稻播种面积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产量约16万吨。生猪出栏数达1.65万头,存栏数达1.46万头。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1个、面积8.96万亩。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1%,2019年度获评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20年荣获省第三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区)银奖。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立足都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全区以“三区六园”建设为载体,基本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2条、市级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9个、市级现代农业庄园11个,涵盖精品果蔬、生态畜牧等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发展融合向纵深发展。“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三)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前列。全区持续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推进农村交通运输网、环境保洁网和保障服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美丽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累计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83个,精品村28个,省市级示范乡镇4个、省市级风景线4条。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累计投入资金63.7亿元、拆除农村旧房97.7万平方米,建新217.3万平方米,安置1.8万户,入住4.6万人。村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截至20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全覆盖,获评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区;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全覆盖,建成“污水零直排区”;行政村规范化农村公厕覆盖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获评省农村公厕改造工作考核优秀区。
(四)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教育、养老、文化、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888元,同比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9。区内低收入农户年家庭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全面清零,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
(五)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深化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区提升”工程,落实宁波市“全域争创、百乡晋位、千村过硬”工程,稳步推进镇乡大党委制,实施支部规范化建设提质行动,开发支部组织力建设监测指导平台,积极培育农村党员示范户。推广多种形式的“村民说事”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镇(乡)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已实现全覆盖,村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建立村干部村务管理行为“负面清单”,累计培育省级善治(示范)村56家。深入开展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村级文化礼堂建设运行质量,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08家。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基层文化,实现“村村有文化室和体育活动场所,村民小组有文化中心户”。
(六)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围绕农村改革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农村综合改革新领域,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健全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规范流转管理,强化流转契约执行,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2.5万亩、流转率82%,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基本完成。“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初步建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总计10家(区级1家、镇级9家)。打破地域界限,创新镇村“抱团发展”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组织股份制改造率达100%。
第二节发展形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存在“三大新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发展能级偏低。农业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条比较短,经营主体规模总量不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农林牧渔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农业产业总体经济效益偏低;二是农业要素保障有待加强。土地和生态刚性约束趋紧,农业土地要素保障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年龄结构呈现倒三角形。高层次人才、农业领军人物缺乏,有情怀、能干事、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力量不足;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农田灌排渠系、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为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预判“十四五”期间,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将面临“三大新要求”:一是后疫情时代下的复杂局势,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稳产保供的新任务;二是海曙区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排头兵的持续推进,为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勇攀高峰的新定位;三是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要求我们积极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总体来看,这就要求我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绿色都市农业发展,加快高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于此同时,我区农业农村发展也迎来“三大新机遇”: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二是“两山”理论转化实践的逐步深入,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更加坚定的信心;三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应用,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更为多元的前景。总体来看,随着农业与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农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数据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模式和新业态日新月异,为我区数字农业、共享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提供良机。同时,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些重大利好都将为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根据目前发展实际,我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三大新挑战”:一是国际形势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受到冲击,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存在,消费升级带来更为突出的农产品供需矛盾;三是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生物安全风险潜伏,农业安全生产的压力与日俱增。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纲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以稳住“三农”基本盘为总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十三五”期间海曙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与不足,依照“15152”思路,科学设计和稳步实施海曙区“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即“聚焦1个目标,明确5大任务,实施10大行动,深化5大体系,谋划25个项目”。着力深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好建强“产业乡村”;着力深化全域美丽建设体系,建好建强“秀美乡村”;着力深化数字赋能发展体系,建好建强“数智乡村”;着力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体系,建好建强“风尚乡村”;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体系,建好建强“共富乡村”。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奋力打响“海曙创造、海曙美好、海曙品质”三大品牌,为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实现乡村振兴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特色发展。科学把握乡村的区域性、差异性、多样性特征,突出特色发展。注重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坚持创新融合。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平台与载体,培育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大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坚持绿色生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保护优先、节约利用、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大力推进村庄合理布局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
——坚持综合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全面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科技进步引领乡村振兴,以人才支撑保障乡村振兴,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增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业农村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健康、可持续。
第三节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全区“十四五”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定位,我区农业农村将以“一化两高三区”为总体目标,实现海曙高品质城区与现代化农村协同发展,推动形成海曙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其中,“一化”是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两高”是指持续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三区”是指我区定位为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区、城乡高度融合标杆区和乡村振兴先行区。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海曙“十四五”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建好建强“产业乡村”,打造海曙农业发展增长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明升ms88注册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实施市“4566”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和区“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具体任务。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打造省级以上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条;在全区培育形成粮食、蔬菜、畜牧等3个绿色基础产业,蔺草、茶果、竹笋、浙贝为主的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业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文体康养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能源环保产业、乡村数字产业、乡村现代化服务业等6个新型融合产业。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13亿斤以上,乡村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全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
——建好建强“秀美乡村”,打造海曙的现代化都市农村。农业生态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持续推进,农业生态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全面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曙大花园。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到2025年,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风景线)5条,培育小集镇式中心村3个;创建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巩固提升村覆盖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规范化农村公厕、公厕“所长制”覆盖率达到100%;深化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有序开展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培育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项目31个。
——建好建强“数智乡村”,激活海曙农村发展新动能。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数字赋能更加深入,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互联网化不断健全,乡村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到2025年,全区所有乡镇及重点行政村5G信号实现全覆盖;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业经营主体等基础数据资源库;打造“种植大脑+未来农场”;打造电子商务示范村20个;实现掌上执法率应用率达到100%,全科网格建设达标率提升到100%;省级民主法治村占比达到25%以上,培育省级善治(示范)村100个。
——建好建强“风尚乡村”,营造海曙农村文明和谐新气象。深化农村“领头雁”工程,加强农村党员及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党建统领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到2025年,500人以上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达到100%;实现1000人以上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进村级班子,确保每个村都有2名村主职干部后备人才;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区级文明村和乡镇比例达到90%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层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达到50%,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工人占比达到50%,全区非遗传人数量达到15名,累计培育农创客1000名,累计培养乡土专家80名;农村实用人才总数量达到2万人。
——建好建强“共富乡村”,实现海曙农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居住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不断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不断健全。探索“共享乡村”“未来乡村”建设,积极引领农村农业发展新方向。到202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缩小到1.7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左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00元。
基于“15152”体系和10大行动,共谋划重点建设项目25个。
表1.海曙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主要指标
分类 | 序号 | 指标 | 2020年现状值 | 2025年 目标值 | 属性 |
产业乡村 | 1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幅(%) | 2.3 | ≥2.2 | 预期性 |
2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 2.13 | 2.13 | 约束性 | |
3 | 农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 | 10 | 预期性 | |
4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 98 | >98 | 预期性 | |
5 | 新建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累计数(个) | — | 5/25 | 预期性 | |
6 | 单位面积施肥、用药强度(千克/亩) | — | 23.5/0.165 | 预期性 | |
7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90 | 92 | 预期性 | |
8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616 | 0.618 | 预期性 | |
9 |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亿元) | — | 20 | 预期性 | |
10 | 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亿元) | — | 1.8 | 预期性 | |
1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5 | 68 | 预期性 | |
秀美乡村 | 12 | 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率(%) | — | 100 | 预期性 |
13 | 行政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占比(%) | — | 63 | 预期性 | |
14 | 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 | — | 96 | 预期性 | |
15 | 森林覆盖率(%) | 49.83 | >49.83 | 预期性 | |
数智乡村 | 16 | 行政村5G通信网络覆盖率(%) | — | 100 | 预期性 |
17 | 省级善治(示范)村占比(%) | — | ≥60 | 预期性 | |
18 | 省级民主法治村比例(%) | — | 25 | 预期性 | |
19 | 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 — | 100 | 预期性 | |
风尚乡村 | 20 | 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 | — | 100 | 预期性 |
21 | 区级文明村和镇(乡)比例(%) | — | 90 | 预期性 | |
22 | 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人) | — | 20000 | 预期性 | |
共富乡村 | 2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9888 | 60000 | 预期性 |
24 |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 1.79 | 1.70 | 预期性 | |
25 |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6.62 | 6.65 | 预期性 | |
26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 99 | 99 | 预期性 | |
27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户籍参保率(%) | >98 | 100 | 预期性 | |
28 |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年) | 11880 | ≥14000 | 预期性 | |
29 | 农村养老服务覆盖率(%) | — | 100 | 预期性 | |
30 |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 30000 | 预期性 | |
3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87 | 91 | 预期性 | |
32 | 城乡消费品零售额比 | — | <4.5 | 预期性 | |
33 | 集体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 | — | 98 | 预期性 | |
34 | 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 | 1.4 | 1.5 | 预期性 |
第三章 深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好建强产业乡村
立足我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明升ms88注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市“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和区“35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具体任务,以“搭建农业发展平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为四大发展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乡村”建设目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全市前列。重点实施两大行动:一是产业平台提升行动,以“三区六园”建设为抓手,深化三区内涵,以点破面,以点扩面,推动全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推动乡村高品质建设、城乡高程度融合,全面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挖掘传统乡村特色,着力打造现代高效产业融合带、绿色生态带、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产业带、南塘河农耕文化产业带、美丽水系产业带等5条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带。二是绿色基础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行动,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绿色基础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蔬菜、水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提高主要畜禽产品自给率。重点抓好蔺草、茶果、竹笋、浙贝为主的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业等5个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文体康养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能源环保产业、乡村数字产业、乡村现代化服务业等6个新型融合产业。
根据我区的区位优势和农耕传统,进一步统筹谋划、合理布局,以“三区六园”建设为抓手,深化三区内涵,以点破面、以点扩面,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全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环海曙城区的都市农业生态休闲区,涵盖古林、集士港、石碶、高桥等镇、街道,通过引进优质技术、发展精品农业,力争形成设施先进、业态领先、顺应市场需求的都市型农业功能区。二是海曙西部半山区的现代农林特精品区,涵盖鄞江、横街、洞桥、高桥等镇,通过创区域品牌、创特色基地、创美丽风景线,重点发展水果、粮食、林下经济等产业。三是四明山区域的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区,涵盖章水、龙观、鄞江、横街等镇(乡),通过合理的保护开发,大力发展彩色观光林业和生态循环、绿色有机农业,重点打造茶叶、中药材、樱花等特色产业,辅助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以六园[1]基础串点成线,着力建设以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城郊美丽乡村综合体和5条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带为重点的融合发展平台,以普惠金融、农信担保为重点的金融服务平台,以电商进村和电商服务企业为重点的电商平台,以“两进两回”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平合,加快构建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功能互补、支撑有力、运作高效的支撑平台体系。
专栏一 产业平台提升行动 1.古林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农业集聚园。打造形成规划布局美、产业融合深、主体活力强、绿色体系全、质量品牌优、农科结合紧、体制机制新、综合效益好的现代化农业高地。推行绿色安全生产、智慧数字农业、现代种养循环农业、整洁田园美丽农业等行动。推进智慧乡村文化游、水乡民宿经济、农耕体验教育、新农人创业、农业生产租赁、农产品个性化定制、农业众筹等新业态孵化进程。围绕农村“安居宜居美居”和绿色都市农业强区建设目标,做强、做精、做细田园上的农产品经济、田园上的风光经济、田园上的生态经济,打造三村三河六基地。 2.集士港湖泊河现代农业园。立足交通便捷、气候适宜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现状条件,打造集精品农业生产、科技示范辐射、乡村休闲观光、生态涵养保护和古村历史文化保护等功能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推广生态种养、稻渔混养、水稻油菜轮种、水稻紫云英轮种、水稻小麦轮种等生产方式;以设施化栽培为基础,发展蔬果花卉产业;建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心;依托蔬果、花卉等产业,开发休闲体验、科教培训、研学交流等乡村旅游业。 3.鄞江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科技示范园。将其打造成集林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它山堰白茶产业基地、新技术推广应用基地、科技人员实践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林特科普展示展销平台(窗口)及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基地等于一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 4.洞桥沙港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重点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休闲新业态综合体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推广应用水稻+澳洲小青龙、稻田+花鲢,水生植物+鱼虾等的生态综养模式,优化水质、发展生态农业;田埂栽培果树,利用池塘淤泥做有机肥;建设生态拦截沟,促进水质进化,循环利用。重点建设200亩“水上花海”项目,打造睡莲、荷花、鸢尾等几十个品种的水生植物四季花景。建设生态田园婚庆宴会基地、民居民宿、教学劳动实践基地等;与旅游公司合作,打造南塘老街到洞桥内河航船复古一日游线路。 5.章水杖锡樱花种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观光园。杖锡山樱花是我区四明山区域农民的“乡村振兴花”和“共同富裕树”,加强产业协同,通过品种搭配、品种更新等技术手段,延长花期,如不同樱花品种搭配延长花期、利用映山红等其他品种接档樱花延长花期,栽培其他观赏树木在不同季节盛开,集聚人气,营造四季花海的景观,并进一步形成特色效应。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菌、林药、林禽等产业,开发林下特色农产品、林下旅游产品等,提升产业效益。市场化运作四明山(杖锡)樱花节,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特色旅游道路,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做强樱花产业。利用线上线下媒体、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介,加强宣传推广。同时,重点打造“樱花+”及全产业链开发,发挥现有种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茶园、竹园培育特色樱花种苗,引种、扩繁、推广“椿寒樱”等香味樱花,建设、培育一批食用樱花栽培基地,为食用樱花开发储备花源。同时尝试开发樱花盆栽、樱花切花,逐步引导樱花绿化苗木向家庭园艺转型,通过横向、纵向的产业双融合,打造极具辨识度的樱花文化地标。 6.龙观和章水的中药材生产园。依托“浙贝故里、康养福地”的品牌效应,打造浙贝母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浙贝母可追溯源产地和中医药康养旅游胜地,建成集浙贝母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科普体验、中医药养生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樟村浙贝产业园。核心区面积2000亩,预计扩展区面积6000亩。 |
图1 “三区六园”
(二)推进现代农业强镇建设
以“一镇一特色”建设为载体,通过集聚要素资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相互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融合文化、旅游等功能。发挥鄞江镇和龙观乡茶果特色农业强镇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龙观乡创建省级茶果特色农业强镇,重点聚焦五大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导向,其中章水镇以生态观光、红色旅游、古村体验为特色方向;高桥镇以美丽田园、旅游休闲为特色方向;集士港镇以精品农业生产、农村休闲观光、生态涵养及文化保护为特色方向;横街镇以美丽田园水乡、竹海康养文旅为特色方向;古林镇以智慧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互融为特色方向。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为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以“一镇(乡)街道一载体”的规划布局,搭建农业众创、众筹平台,重点打造一批农业双创园,培育一批“农创客”“新农人”。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同时,配套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庄园,主要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科普(文化传承)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
保留传统乡村特色,着力形成现代高效产业融合带、绿色生态带、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产业带、南塘河农耕文化产业带、美丽水系产业带等5条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带,推动乡村高品质建设、城乡高程度融合,全面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串点连线,达到党建强、产业优、环境美、乡风好、百姓富的效果。
专栏二 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带建设 1.现代高效产业融合带:集士港镇山下庄村——古林镇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鄞江镇金陆村、清源村——龙观乡龙溪村(村庄建设、数字农业、蜃蛟古村、茂新御史第、金陆茶园、清源民居、龙观古道、半山伴水) 2.绿色生态带:章水镇——蜜岩——大皎——赤水——李家坑——杖锡(浙贝故里、历史文化名村蜜岩、401洞天、皎口水库、李家坑古村、樱花园) 3.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产业带:高桥农创中心——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横街镇朱敏村、大雷村——章水烈士陵园(耕泽园、美丽田园、丰圣农庄、红色古道、浙东大竹海、浙贝产业园、章水烈士陵园) 4.南塘河农耕文化产业带:鄞江镇——鄞江镇光溪村——洞桥镇李家村、沙港村、上水碶村——石碶街道西杨村(它山堰、明末清初古建筑群、三大江、桥、寺古迹、全祖望故居、杨尚书第) 5.美丽水系产业带:古林镇前虞村、蜃蛟村、茂新村——西洋港河——照天港河——千丈镜河——里龙港(虞氏祠堂、芦家桥遗址地、御史中丞第之廉政基地、农耕博物馆) |
图2 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带
第二节 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一)做强绿色基础产业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品种创新能力、良种保障能力和种业服务能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倡导粮食节约行动。
稳定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面积、提产量、增效益、推进粮食绿色高产优质化工程,深入执行“肥药两制”改革,强化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亿斤。建设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基地20个。持续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做大做强极具海曙特色的“水稻—渔”稻田生态综养模式,建立50亩及以上的“水稻—澳洲小青龙”生态综养试验、示范基地10个。保障蔬菜供给。强化“菜篮子”区长负责制,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丰富地产蔬菜产品种类,发展高效精品蔬菜。到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亿斤左右,建成放心蔬菜保供基地10个。推进畜牧业发展。坚持以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数字化、基地化为引领,以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为抓手,大力推行畜禽健康养殖,推进畜禽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行生猪产销对接,加强“点对点”调运管理,推广应用“浙农牧”和“浙食链”系统,实行畜禽养殖、屠宰到肉类销售等环节全过程链接。建设冷链物流配送设施,推动畜产品冷链流通、冷鲜上市。到2025年,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标准化猪场1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猪场2个。推动渔业发展。大力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强化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开展养殖水质定期监测,全面实现规模养殖场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提升区域特色养殖渔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锦鲤、溪流性鱼类、红螯螯虾、棘胸蛙等特色产业,实现繁养一体化生产模式,推进市级种质资源场创建,打造特色种苗产业基地。继续加强渔业“三区”治理和河道渔业生产管理,严格禁止网箱、围栏网等设施养殖;加大公共水域渔业增殖放流和管护力度,改善河道水域生态环境,推进全区“五水共治”工作。到2025年,全区省级以上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4家。
专栏三 绿色基础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行动 1.石碶街道谢家堍村、朱韩村、横涨村等规模种粮基地 2.集士港镇顺裕粮机、成通家庭农场等基地设施建设 3.高桥镇彩绘田园建设 4.龙观乡五龙潭高山农场、果叔叔农场 5.章水镇沁草农业园区、丰丰果蔬园区、李家坑村高山蔬菜产业园、开心农场项目、自规农业综合体 6.鄞江镇它山堰村蝴蝶谷林特基地、建岙妈妈农场、南部片区观光农业基地、横鄞线美丽田园 7.横街镇起源生态农业园、正心园生态种植基地 8.集士港镇甬福果蔬农业园 9.高桥镇蒲家村养老耕泽园、民洋果蔬基地、大有农业基地、新庄袁剑春农业基地、浮石塘农业基地 10.洞桥镇三吉果蔬智慧园 11.古林镇宁波安和达菜篮子配送项目 12.天胜农牧农产品加工中心 13.龙观乡后隆养殖场扩建项目 14.横街镇绿色畜牧业基地 15.鄞江镇卧心牧场迁建 |
(二)做精特色优势产业
以精品、精致、精美为导向,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做大做强蔺草、茶叶、竹笋、林特、果蔬、中药材、生态特色养殖等产业。以“五乡五最”为龙头,在做强农业部授名的中国五个“之乡”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文化最深的古林蔺草”“药效最强的樟村浙贝”“种质最纯的中华锦鲤”“共富最美的杖锡樱花”和“效益最高的稻田青龙”五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凸显海曙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做精做强蔺草产业。加大蔺草种质资源圃保护力度,以进一步挖掘“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的内涵。到2025年,在古林镇仲一村、前虞村、蜃蛟村、茂新村、三星村等地建立蔺草—水稻轮作示范基地1000亩,全区蔺草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蔺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发展高效茶、果产业。加快特色种质资源圃发展步伐,重点打造海曙白茶系列产品,推广茶产业“机器换人”项目,凸显鄞江白茶产业基地和龙观茶旅融合基地优势。到2025年,建设彩色茶园综合体1个,茶园面积稳定在1.3万亩左右,年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提升地产葡萄、东魁杨梅、水蜜桃等区域优势水果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樱桃、蓝莓、草莓、西甜瓜等特色精品果业。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绿色精品果园5个,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年产值达到3.5亿元。提升竹、笋产业。创新竹、笋生产模式,推进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推广毛竹覆盖培育技术,提高竹农的科学栽培水平;推进竹林立体化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发,进一步完善竹林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到2025年,建成竹笋高效示范园500亩,竹林面积稳定在11万亩,年产值达到5亿元。传承发展中药材产业。坚持“高效生态、道地优质”原则,大力建设以浙贝母为重点、以铁皮石斛、山黄精、三叶青为特色的中药材基地,通过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着力推动海曙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发展浙贝母等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及相关产业。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年产值达到3亿元。提升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产品初加工,加快农产品保鲜、储藏、分级、包装和食品非热加工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粮食烘储、果蔬鲜切(净菜)加工中心;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升农产品主食加工,推广中央厨房发展模式,提升主食加工产业化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工,提升蔺草制品等优势出口农产品加工水平,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到2025年,培育农产品集中加工示范园区1个、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1—2家、建成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2个。
专栏四 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提升 1.横街大雷毛笋交易市场 2.横街云洲村毛竹加工基地 3.横街浙东大竹海农旅融合及加工基地 4.章水杖锡樱花观光园 5.龙观李岙桂花园 |
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利用乡村要素、资源、环境等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基础、乡土风俗、自然风光等,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加快农家乐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打造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积极推进“乡愁+”,绘制海曙特色的乡村旅游图,促进民宿民居、农业公园等各类中高端农旅融合项目建设。通过各地的传统特色乡土美食和手工艺品,留住乡愁,把“记得住的乡愁”变成“带得走的乡愁”,讲好海曙故事,培育乡愁产业。到2025年,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3个、休闲乡村1个、农家乐休闲农业集聚村2个,建成浙江省等级民宿10家,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达到1.8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
专栏五 乡村休闲旅游业全面拓展 1.杖锡浴心谷休闲农庄 2.龙观庄园 3.龙观向阳舍慢生活农场项目 4.蜃蛟省级农业园 5.趣湾庄园 6.浙东大竹海 7.丰圣农庄 8.高桥耕泽园 9.李家坑古村旅游 10.杖锡樱花园 |
发展乡村文体康养业。深入挖掘“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芦家桥”“它山堰”等农业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加快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办好春耕文化节、“竹农下山”文旅节、杖锡樱花节、农民丰收节、古林米食节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依托四明山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各类乡村康养产业机构,推出创新型产品和新型康养模式,提升特色康养产品和产业竞争力,打造一批乡村康养特色村、养生农庄。推动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传统运动赛事“入乡进村”,到2025年,培育省级运动休闲小镇1个。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加强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支持黄古林草编、横街竹编等传统工艺振兴,开发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传统手工产品。实施农家传统特色小吃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宁波汤圆、石马塘灰汁团、鄞江麻糍、赵大有龙凤金团等农家传统特色小吃产业,到2025年,培育上规模、有影响的农家传统特色小吃制作主体5家,打造农家传统特色小吃园区(街区)2个,创建区域农家传统特色小吃品牌1个。加快发展能源环保产业。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导向,推动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宜业宜游、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挖掘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乡村资源回收和循环经济,开发垃圾分类、污染处理装备,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投入品包装物、地膜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着力延长包括能源环保产业在内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更好地发挥能源环保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作用。健全乡村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托幼、环境卫生、婚丧礼仪、修理装饰等生活性服务,大力发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提升饲料、兽药、有机肥、生物农药、农机装备等产业发展。优化乡村商贸流通,健全乡村市场体系,建设一批乡村大型超市和特色街区,完善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配送体系,推进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综合体系建设,发挥邮政系统和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到2025年,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家,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网点200个。
第三节 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按照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坚持“见苗浇水”与“大树移栽”并重,内培外引一批真心搞农业、真情带农民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重组,做大做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示范家庭农场,鼓励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鼓励和引导资源主体、资本主体、经营主体、从业主体等共同推进乡村服务业发展,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宗农产品生产、收储企业建立订单收购、代烘、代储关系;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参与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小农户的服务覆盖率。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措施,开展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到2025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规范化合作社1家,省级、市级规范化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共富联合体5家以上。
实施农业品牌体系建设“1121”工程,加大农业品牌创建、整合、宣传力度,提升海曙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南塘河”宣传推广工作,继续挖掘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好的产品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一园一品、一村一品、一镇一品”,逐步建立完善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新三品”体系。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品牌联合推介宣传,组织农业企业参与各种农博会、展销会,提升海曙农产品品牌形象。“十四五”期间,着力提升“南塘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域公用品牌1个,知名企业品牌2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主体品牌100个。
(三)构建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产品有标识、风险有监测、安全有追溯。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努力形成种子种苗生产、栽培技术、产品准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加快农安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农资打假,强化源头监管;严查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管控上市农产品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到2025年,区级以上示范性三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主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比例90%以上,农业标准化率达到65%。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实施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奖励制度,深入实施“甬江引才工程”,加快现代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推动建立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科研工作站。打造“数智科技农业”模式,依托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科技、产业运营的全链条闭环系统,构建智慧农业生产、经营、监管、服务等数据云,完善农业物联网、土地流转、电子商务、决策支持、农资监管、项目管理、农技推广、休闲农业、移动服务等9个业务支撑系统和农业生产灾害预警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追溯、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等3个农业大数据核心应用系统。大力实施乡土专家队伍建设工程,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民营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对农业科研机构的设备购置费给予适当补助。推进种子种苗工程,强化种质创新,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大良种更新推广力度,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提高主导品种覆盖率,推进农作物品种结构优化。大力实施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研究、农业新品种展示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建设。
第四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布局,结合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开展绿色农田、数字农业与重点工程建设,实现“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到2025年,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1.1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47万亩。
进一步完善整修农业主产区水利设施,加快健全农业灌溉设施体系,形成沟、渠、路、桥、涵、闸配套设施和抗旱排涝功能齐全的排灌体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高效节水面积。强化农田水利工程日常管护能力,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到2025年,全区农田旱涝保收面积达到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0%,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力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机插“1+N”叠盘育秧、水稻规格化育秧及机插秧、水稻侧深施肥、粮食机械化烘干等技术。到2025年,力争全区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以上。在茶叶、蔬菜、水果等主导产业积极推广机械播种、移栽、机械采收、喷滴灌设备、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以及环境监控、控制等机械设施,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农机服务组织和骨干农机企业的作用,引导建立高性能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集农业机械修理、配件供应、售后服务、技术咨询等服务于一体,保障机具正常作业。
第四章 深化全域美丽建设体系,建好建强秀美乡村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明升ms88注册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打通海曙“两山”转化新通道,着力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示范、农村环境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完成“秀美乡村”建设目标,为建设美丽浙江、美丽宁波提供海曙样板。重点实施三大行动:一是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培育美丽城镇样板,构建美丽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强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镇(乡)街道和乡村振兴示范带。二是农村“三大革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以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厕所建设为主攻方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农村“补短板”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村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村庄改造工程、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工程和水利基础设施工程。
第一节 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以乡镇建成区为重点,兼顾辖区全域,统筹推进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全区8个乡镇建设美丽城镇。按照乡镇资源禀赋、历史底蕴、区域特色和实际情况实施分类别、分批次培育计划。到2025年,6个及以上乡镇开展美丽城镇样板创建,力争成功创建美丽城镇样板3个以上,其他乡镇达到以“十个一”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基本形成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着力构建“一心一环双核两带三片区”美丽城镇空间布局体系,其中,“一心”建设高桥城市副中心,布置城市绿心、文化中心、文体中心、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游乐中心等城市级综合服务功能;“一环”为依托联系城区和主要景区(五龙潭风景名胜区、浙东大竹海)的交通道路,形成景城联动环;“双核”为依托栎社机场北部的布政地区和临空经济中心,布置生产服务、商业办公、科技研发等功能和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两带”为依托姚江文化休闲带,樟溪河南塘河文化带,以水串景,以景筑城,塑造多样化滨水空间,分别打造以“运河文化”和“塘河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文化带;“三片区”,东部以商贸商务为主的品质新城区,中部以智能制造、空港物流、科技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集聚区,西部以都市现代农业区、休闲观光旅游和健康养生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第二节 强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一)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
着眼班子坚强有力、村容村貌优美、产业转型提升、民风淳朴正气,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区起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美丽乡村建设场景图、重点涉农建设项目表为抓手,重点聚焦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乡村特色村、梳理式改造示范村建设,串珠成链,集链成片,最终打造出一幅极具诗画风韵、彰显品位生活的海曙乡村新美景。到2025年,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基本建成江南水乡韵味突出、浙东民俗风情鲜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大花园。
专栏六 美丽乡村总体布局 依据海曙乡村自然条件和产业人文基础,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强村富民”总体要求,充分整合已建美丽乡村风景线,谋划美丽乡村总体布局。 水韵田园:古林镇茂新村——段三线——蜃蛟村——前虞村——上蜃线——鄞城大路——澄浪潭路——鄞江镇悬慈村——金陆村——清源村。 龙潭竹海:龙观乡李岙村——大路村——龙溪线——龙兴路——龙峰村——龙兴路——桓村村——荷梁公路——鄞江路——横鄞公路——横街镇水家村——鄞县大道——大雷村——浙东大竹海——毛夹岙村。 印象樟溪:章水镇樟村村——崔岙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许岩村——朱梅村——蜜岩村——大皎村——赤水村——李家坑村。 广德梁祝:高桥镇长乐村——中山西路——民乐村——广泽路——集士港镇山下庄村——深溪村。 |
图3 海曙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场景图
(二)培育美丽乡村示范镇(乡)街道
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抓手,以乡镇为单元,统筹推进乡镇整体的村庄改建、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完善,努力建设“具有江南水乡韵味、体现浙东民俗风情”的美丽乡村示范镇。到2025年,高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全区所有镇(乡)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曙大花园全面展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走在省市前列。
专栏七 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 集士港镇:以卫星城建设为依托,结合东部城郊、西部山林的空间格局,将智能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打造宁波西部卫星城内的美丽风景新乡村。 古林镇:深藏千年席乡的文化底蕴,借势空港新城的现代产业,依托“种植大脑”+“未来农场”模式和智能制造、纺织服装等发展基础,打造数字农业与现代制造产业互融的城郊型美丽乡村。 高桥镇:依托现状临江、依城、背山等多样空间格局,结合全镇现代化创意、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颖,景观特色鲜明的姚江南岸美丽乡村集群。 横街镇:结合全镇“半山半田”的资源特质,将东部平原建设成为美丽田园水乡,西部山区建设成为竹海养生山村,营造真正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氛围。 鄞江镇:以村庄现代农业为基础,充分发掘托人文资源优势,打造以现代农业、文创产业为引导的人文风情浓郁的美丽乡村集群。 洞桥镇:依托村庄内广袤的农田基础,融入全镇特色农业,乡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营造一批生态风光浓郁,产业类型多元的田园型美丽乡村。 章水镇:村庄依托水源涵养地极优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红色文化、古村落保护等内容,打造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红色旅游、古村体验相结合的原乡型美丽乡村。 龙观乡:以全域化、连片式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发挥山水生态优势,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打造“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文旅型美丽乡村示范乡。 石碶街道:依托现状临江、依城等空间格局,结合全镇服装、文具等轻工业,以及健康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颖,景观特色鲜明的奉化江北岸美丽乡村集群。 |
(三)培育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按照“一个规划、一条干线、一个主题、一批美村”要求,突出主题策划、特色营造、节点建设、景观提升等,以“培育重点、打造样板、串点成带、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为原则,分类推进美丽乡村组团建设,支持乡村振兴联合体和示范片区建设,打造一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村庄协同、社会参与”四方共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共建模式,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加大农产品精细加工业扶持力度,探索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径。
选择一批规模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开展小集镇式中心村建设。发挥区位优势,承接城镇产业转移,建设村级小微企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培育村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投资入股、合作共建、标准厂房出租等多种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加强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建设农贸市场、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到2025年,培育小集镇式中心村3个。
第三节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按照“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的要求,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优布局、夯基础、强治理、抓创建等关键环节,大力开展农田景观改造提升,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 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创建一批“景色优美、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美丽田园示范区、美丽农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业区变风景区、美丽乡村变美丽经济”,进一步推进农旅深度融合。
以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修护河湖生态环境、彰显河湖人文特色、提高便民休闲品质、提升河湖管护水平为主要举措,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营造更多更好更优的生态、宜居和绿色滨水发展空间,推进治水实现由净到清、再到美的跃升。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基本形成全区“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的大美河湖新格局,为新时代美丽海曙建设提供坚实的河湖生态安全美丽基础支撑与保障。到2025年,创建美丽河湖3条。
坚持把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作为农村住房改建的重要抓手,以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为目标,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开展梳理式改造、联户联建、整村建设和集中安置,健全农房建设管理体系。实行分片管理,以现有的宁波绕城高速为界实行分片管理、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绕城高速以内(近郊区,包括集士港镇、古林镇、高桥镇、石碶街道),要充分结合城中村改造,以全村拆建为主、梳理式改造为辅,按照打造高品质城镇社区的标准进行建设;绕城高速以外(远郊区,包括横街镇、鄞江镇、洞桥镇、章水镇、龙观乡),着眼未来乡村建设,按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域风貌、海曙辨识度的“浙东民居”。
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以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厕所建设为主攻方向,彻底根治污泥污水、消除脏乱差。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到2025年,实现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巩固提升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保持100%。深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巩固提升农村劣V类水剿灭成果,扎实开展截污纳管、管网升级改造。到2025年底,实现全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我区农村公共厕所服务大提升,优化农村公厕均衡布局,改造和建设一批“清爽、整洁、舒适”的生态公厕,着力推广农户水冲式卫生厕所。坚持建管并重,明确厕所管护标准,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到2025年,每个行政村规范化农村公厕、公厕“所长制”全覆盖,厕所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公厕常态化管护,建成省级星级公厕60座以上,A级景区村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点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实现每村一个省级星级公厕全覆盖。
专栏八 农村“三大革命”专项整治行动 1.古林镇建设布政村垃圾中转站、蜃蛟村垃圾中转站、仲一村小二房垃圾分类中转站、龙三村垃圾中转站、葑水港村垃圾转运场地、郭夏村工业区南垃圾中转站、施家村环卫站南边垃圾中转站、藕池村板桥工业区垃圾中转站、西洋港村南漕垃圾中转站、老薛家地块中转站、俞家垃圾中转站、前虞村垃圾中转站、张家潭村垃圾转运站点、三星村垃圾中转站、茂新村垃圾中转站、陈横楼村槎定桥垃圾中转站、宋严王村垃圾分类中转站、包家村垃圾中转站等项目。 2.集士港镇建设环卫站项目。 3.鄞江镇建设镇环卫站扩建、鄞江光溪建筑垃圾消纳场、鄞江镇建岙垃圾消纳场、鄞江镇梅园建筑垃圾消纳场、梅园村垃圾中转站、大桥村垃圾中转站、沿山村垃圾中转站、建岙村垃圾中转站、芸峰村垃圾中转站、金陆村村垃圾中转站、清源村村垃圾中转站等项目。 4.石碶街道建设西村、雅渡村、冯家村、后仓村、垃圾房、车何渡村、联丰村、星光村、横涨村、东杨村、西杨村等垃圾房设施。 5.高桥镇建设红村树桥头压缩中转站。 6.横街镇建设凤岙村、东村压缩中转站(再生资源回收站)。 7.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项目。全面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推行农村公厕专人负责(厕所长)制。 8.建设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 |
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全面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加快形成干支结合、立体衔接、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安全、绿道工程,打造一批美丽交通经济走廊。深化“镇村公交”“毗邻公交”等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加快实现中心城区与乡镇、村毗邻公交线网有效融合。合理布局乡镇客运站,建设公交首末站,实现班线客运、城乡公交、城市(镇)公交无缝换乘。到2025年,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100%,四明山区环线工程实现全线畅通,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和省级“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二)实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水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水利监管服务水平,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宜居宜业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安全与高效利用体系、实用高效的智慧应用体系、现代化水管理体系。增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大力实施“上蓄、外挡、中疏、下排”工程,在姚江、奉化江沿岸区域增加强排泵站,加快实施沿山干河、南塘河等骨干排涝河道建设,提升集士港镇、古林镇、高桥镇、横街镇、鄞江镇、洞桥镇、石碶街道等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智能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覆盖全区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库保护等领域的水利感知体系建设。构建防洪减灾、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水文化、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区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全面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农网改造升级和网架结构优化,增强农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扩大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天然气配气管网向乡镇延伸。引导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
专栏九 农村水利“补短板”行动 1.鄞江堤防整治工程 2.“两横两纵”排水系统 3.沿江泵站群工程 4.5km2以上山区小流域整治工程 5.清源溪南排分洪工程 6.清水环通工程 7.海曙区农村河道生态提升工程 8.农村污水工程 9.美丽河湖工程 10.阻水桥梁拆除重建 11.水源地保护 12.水库维修加固 13.山塘常态化治理 14.节水型社会创建 15.古水利文化设施宣传保护工程 16.环江人文景观长廊贯通工程 17.南塘河综合治理工程 18.智慧水利建设 |
伴随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浙江省数字乡村实施方案》、数字浙江建设和省、市、区数字化改革大会等精神,我区以“数智乡村”建设为目标任务,重点实施数智乡村赋能行动: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协同应用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节 拓展数字乡村现代体系
(一)加强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在满足乡村基本互联网覆盖的情况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推进5G网络设施建设进程,发展乡村5G典型创新应用,到2025年,乡镇和重点行政村实现5G信号基本全覆盖。以农业生产加工、物流、水利、电力等方面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智慧乡村”。
(二)加强数字三农数据资源贯通
根据数字乡村数据资源目录,推动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加快推动乡村集体资产和经营主体等数据入库,完成涉农业务系统存量数据打通汇聚,形成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
加快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肥药两制、低收入农户帮扶等业务系统在海曙落地应用,全面推广应用浙(甬)农码、“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数字乡村场景化协同应用进一步拓展。运用农资产品经营主体、集体经济、低收入农户等大数据分析,形成农业农村整体智治与服务体系。
(一)打造“种植大脑+未来农场”
依托古林国家级数字大田项目试点基础,先行先试打造“种植大脑+未来农场”。以推动农户精准种植、农产品精准销售、部门精准监管为目标,打通资规、水利、民政、气象、水务、环保、供销、金融保险等部门数据壁垒,开发“种植大脑”掌上客户端,搭载“种植大脑”驾驶舱,构建气象预警、病虫害防治智能预警等多跨应用场景。为农户提供多场景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农技、农资、金融和保险等服务。构筑“种、管、销”全过程闭环,数字赋能农业全产业链。
开发“未来农场”掌上客户端,拓展“未来农场”线下基地覆盖面,实施云认养新型项目,面向消费者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海曙优质农产品、农业资源和农旅路线,数字引领都市农业新亮点。
(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改造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构建“数据化”管控体系。依托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模块,扩大视频监控、二维码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追溯中的应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上云”,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新建数字农业工厂5个,数字化改造规模种养基地累计数达25个。
(三)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推广农社对接、网络直销等新模式,强化电商平台与农产品流通企业、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对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建设一批电商特色乡镇和专业村。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先行先试,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探索建立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直配、品牌农产品社区宅配、区域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打造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渠道流“五流合一”的标准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到2025年,创建电子商务专业村20个,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0亿元。
布局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根据涵盖休闲农业聚集村、经营主体的基础数据库,通过多彩农业、休闲农业新业态和农旅融合示范点创建,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和农旅体验感,推进全区农旅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数字化
围绕农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救助、信息等领域需求, 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要求,优化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建设,数字化赋能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应急广播普及率。
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站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邮政、通信、电商等服务设施,实现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加强智慧文化建设布局,深入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和公共体育服务APP系统建设。持续开展建设数字化阅读书房,由镇(乡)街道提供场地,区图书馆配套软件和技术支持,确保每个镇(乡)街道建成一个特色数字化阅读书房。围绕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开展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扶。依托低收入农户帮扶系统,统筹整合一户一档低收入农户管理、一户一干部结对帮扶管理等应用模块,构建主动发现、动态监测、返贫预警、精准帮扶、信息反馈的执行链,实现低收入农户数字帮扶典型应用。
第四节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
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智慧化水平,推动“互联网+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管理服务等领域业务数字化改革。推行网上“村民说事”,加强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打造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服务试点应用。依托“整体智治”提升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百村善治,深化拓展“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内涵和外延,打造一批“海”字号的乡村治理特色品牌。高质量打造“基层治理四平台”和“全科网格”,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信访“四无村”创建。到2025年,培育省级善治(示范)村100个,市级民主法治村100个以上,信访“四无村”创建比例达85%以上,全科网格建设达标率达100%。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全面铺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完善推广“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重点区域、地段的视频监控联接行政村综治中心,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安全监管体系以及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乡村公共安全风险预警和处理能力。
专栏十 数字乡村赋能行动 1.基层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深化镇(乡)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并向乡村延伸,持续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打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镇(乡)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综治工作中心(站、室)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推进全科网格模式建设向乡村覆盖,推行村级事务人员整合提效网格治理,加强大数据应用和信息互通互联,提升乡村治理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全科网格建设达标率提升到100%。继续保持乡村治理的先发优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风尚新文化全面弘扬,百村善治、清廉村居和移风易俗等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2.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浙里办”APP、深化“政务服务2.0”PC端建设 ,推进“浙政钉”功能集成优化,提升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实现政务事项100%办件网上办理,加强数字共享平台应用,力争办事群众100%满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镇乡街道、村一级延伸,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跑零次”深化,撬动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老百姓“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提炼政务服务创新亮点工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促进本辖区内农资、畜牧、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合法有序进行。将区内综合性产业政策中涉及的惠企惠民政策均纳入“甬易办”平台,稳步推进平台建设和运行,助力数字化政府建设。 |
第六章 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体系,建好建强风尚乡村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完成“风尚乡村”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实施智农素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工程,深化农村“领头雁”工程,强化基层党建统领;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清廉文化教育传播;加快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工作,推进“两进两回”常态化运行。
第一节 加强乡村治理的党建统领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推进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交叉任职。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全面落实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领导权,建立健全党组织主导决策的机制。推进区域党建联盟建设,促进村与村、村域企业、村域单位等联合共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对照“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要求,结合海曙实际,把“从最薄弱、最困难、最复杂、最少去、最偏远的地方抓党建”作为工作着力点,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二十条”。加大软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力度,推动支部规范化、标准化、亮显化建设。
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深化村社党组织书记区委备案管理,加强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及年轻干部培养,完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大力推动“能人回引”,重点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新乡贤、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加强村务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激励机制,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镇(乡)街道领导干部及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定向考录镇(乡)街道公务员、招聘镇(乡)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到2025年,实现1000人以上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进村级班子,确保每个村都有2名村主职干部后备人才。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议事等制度,持续开展主题党日、特色党课进农村、大型开放式组织生活等活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优秀青年农民、在外农民工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45岁以下农村党员比例不低于25%。健全农村党员“四必到、四必访”等机制,推行党员责任岗、示范区,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村困难党员、老党员等群体的激励关怀。
第二节 实施乡风文明建设
开展婚丧礼俗整治行动,推广“限定最高人情”“四季菜单”等做法,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积极实施乡风评议活动,大力推广建立农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对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人员的教育惩处,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农村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开展镇(乡)街道文化站服务效能专项治理,提升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效能,规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运行,实现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升级农村文化礼堂,突出“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和“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推进乡风家风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保护好优秀乡村文化遗产,重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古建筑修复、村内古道修复改造、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外围传统生活场所场景保护。发挥优秀乡村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培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义文化、孝文化、慈文化等区域性农村文化提炼传承和宣传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百川工程”,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采用上下联动等方式,承办好全国非遗艺术周等知名的节庆活动,提升鄞江它山庙会、高桥会、米食节等传统民俗节庆品牌的影响力,持续开展中国梁祝爱情文化节、美好生活文化节、“竹农下山”竹生活文旅节、四明山诗路樱花节、李家坑吊红节等旅游节庆品牌,深化特色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参与度。
第三节 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通过科研支持、继续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多种措施,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占比,不断完善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社会化农技人员队伍结构。发掘培育乡土人才,举办手工技艺、能工巧匠培训班。到2025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工人占比达到50%,培育非遗传人15名,新培育农创客1000名,累计培养乡土专家80名。
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投入农业农村的政策机制,积极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实施农业专家下基层行动,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建设农业专家联络站,根据乡村经济发展、农村种养、新村规划、畜牧医疗、水利修治等方面需求,引导专家人才驻站开展服务。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农业农村。完善财政、金融、用地用电、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支持技能人才、企业家、知识分子、城市居民、外出务工人员等下乡返乡创业。实施新乡贤返乡工程,鼓励国家公职人员退休后返乡定居服务乡村。
专栏十一 智农素质提升行动 1.清廉文化教育传播平台。打造清廉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用好文化礼堂等载体,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传媒技术,拓展清廉文化阵地。严格执行村重大事务、重要工程民主决策制度,严防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风险。完善农村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大力推进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推行岗位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审计、规矩指数管理、不合格村干部退出等制度,加强对村级自治组织管理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业等情况的监督。 2.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以乡村人才振兴为契机,加快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工作,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综合素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支持和鼓励职业农民参与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稳固发展以农创客、“农二代”为主的大学生创业就业队伍,形成100人以上的大学生创业队伍,树立一批事迹突出、品牌过硬、热心公益的现代农业领军人物。通过科研支持、继续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多种措施,加快青年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和完善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社会化农技人员队伍结构。 |
第四节 深化清廉村居建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清廉村居建设,营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亲清的良好生态和社会风尚。推进监察巡察向基层延伸,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培育具有传统味的乡土清廉文化,同步推进清廉村居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第七章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体系,建好建强共富乡村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短板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重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用地、集体产权、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乡村发展主体培育行动、开放合作行动、资本赋能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引导城市和社会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产业项目等资源要素更多更好地向农业农村流动集聚和高效配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完成“共富乡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动力,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实施两大行动:一是农业农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行动,持续探索农村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宅基地制度、承包经营用地制度等改革领域;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包括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农村股份合作制、“三位一体”农合联、农村金融服务等改革领域。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改革、组建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不断发力。二是共享乡村试点建设行动,重点是将乡村优质农产品直接进社区、乡村优秀文化直接进城区,城区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到广大乡村发展和应用,城区居民到乡村体验农事活动,将乡村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
第一节 推进强村富民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乡村产业发展驱动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统筹安排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加强新型农民培育、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拓展资源资产激活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强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和监测,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力度,巩固提升低收入农户帮扶成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做强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攻坚提升行动,积极探索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混合制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并举,鼓励以镇村联建统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资产,集聚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因地制宜发展“飞地”经济、物业经济和乡村产业,探索引进职业经理人(团队),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到2025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的占比98%,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5%。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扩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托位供给,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5个。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探索建立中小学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共享“互联网+教育”优质内容。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在92%以上,农村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各类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互通衔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多层次救助网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到202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乡村医疗机构等(星)级建设完成率达到90%,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综合达标率达到90%,规范化村卫生室达到80%以上,每千人口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达6.72人。推进镇(乡)街道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改造,加强老年助餐、日托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加强农村居家养老站(点)建设。到2025年,实现“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老年人助餐、配送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8人。
以“村”为基本单元,整合资源要素,拓展农业功能,创造农业价值,在“品”上做足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一村一品,品质、品位、品牌“三品”提升。优化村庄空间,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人口规模,统筹安排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用地,合理定点、定位、定功能。探索多元化的村庄经营模式,面向社会招引规划师、运营商,开展项目运营管理,形成由政府主导、村集体和运营方共同参与,多方共建、利益共享的良性村庄发展模式。
第二节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日常管理,研究谋划好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衔接政策,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户长期稳定流转土地经营权。积极尝试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权在全区范围内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加快盘活低效村级工业用地,支持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以出租、联营、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确保权属清晰,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稳妥探索农房抵押贷款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实现宅基地(农房)经济价值,严格控制风险,保证农民有稳定住所。建设闲置农房数据库,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信息发布和交易服务体系,推动闲置宅基地(农房)入场交易。建设农民建房“一件事”管理信息化平台。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完善城乡一体的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流转交易行为。研究探索集体经济合作社股权日常管理体系,明晰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实现股权转让、继承、有偿退出等功能,探索股权抵押、担保等金融衍生功能。逐步打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
加快乡村空间规划落地,推动“多规合一”,实现保留村庄规划编制率100%。建立覆盖城乡的规划管控体系,完善城乡融合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和调整户口迁移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推进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体系,逐步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健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引导城市和社会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产业项目等资源要素更多更好地向农业农村流动集聚和高效配置。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1%。
专栏十二 农业农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行动 1.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进一步扩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覆盖面,巩固和提升土地抵押贷款工作实效。指导镇村试点单位开展农村“三权”抵(质)押贷款。 2.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改革。开展闲置农房激活利用试点,探索建立闲置农房、宅基地流转交易和建设经营机制,出台财政补助政策。 3.探索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成立海曙区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该基金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重点支持重大区域特色产业、农业战略和重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和全产业链建设、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数字乡村建设等方向。基金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全力打造引领性、标杆性农业农村项目,以点带面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
第三节 率先探索“共享乡村”“未来乡村”建设
(一)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农产品共享
强化农产品“产、供、销”全环节,通过以销促产、产销联动,构建起城乡之间畅通的农产品产销网络。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经营体系,依托农村特色产业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云认养”“手掌农场”等农业新业态。加强与物流公司合作,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冷链流通等体系建设,构建集成、高效、稳定的“点对点”农产品运输体系。用好直播、社交、订制等电商销售新模式,着力构建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全区“手掌农场”基地数量,加快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丰富“手掌农场”内容;同时,依托“手掌农场”推广农社对接,通过亲身体验种养基地和农耕文化等形式,为社区居民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搭建了我区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大大缩短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距离,激活优质农产品进社区“双进双回”通路。到2025年,实现20个共享乡村紧密对接20个小区,同城生鲜农产品“半小时运达”。
(二)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共享
激活乡村文化要素,通过以文促旅、以旅传文,构建起城乡之间立体文化交流通道。完善古建筑、古民居等物质文化和曲艺、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机制,挖掘红色文化,推出系列旅游精品路线,形成古今融合、特色鲜明的海曙乡村文化品牌。构建乡村文旅休闲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安全保障、交通便捷等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城乡公交路线、乡村共享单车的增设、调整与优化。持续办好各类农事节庆,开茶节、农民丰收节、米食节等,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研学基地、创意市集、手工课堂等,积极推进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丰富文化交流载体,促进文化传承保护。
(三)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
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通道。立足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梳理乡村多种功能,整合乡村闲置资源,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乡村旅游“一张图”、乡村资源“一盘棋”,提高乡村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政策供给、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开展创业活动,吸引企业家带着资金、项目、管理经验对接乡村资源,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通过多方共建,盘活乡村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流共享、综合服务、产业示范,实现“科创、文创、农创”三创融合式发展。
(四)启动“未来乡村”试点建设
依托“共享乡村”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以人本化、数字化、融合化、生态化、共享化为导向,建设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产业、风貌、交通、智慧、治理、党建等场景。以“五化十场景”为总方针,探索打造未来乡村样板。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未来乡村。统筹考虑将未来乡村分为“城郊融合型、文化型、产业型、文旅型”四种类型,分类提升乡村韵味和档次,形成辨识度高的乡村IP。其中城郊融合型主要通过大都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辐射作用,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借助城市化带动发展。文化型主要通过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序集聚人口,就近培育农创、文创或科创等乡村产业,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产业型以乡村产业为基础,以智慧化为手段,保留乡村风貌和田园风光,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文旅型主要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个性化、特质化、精品化、智慧化打造,科学利用村庄特色资源。通过培育试点村,探索形成具有海曙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到2025年,建设未来乡村试点4个。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改革引领,充分激活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统筹推进“两进两回”农村人才保障工程、涉农资金保障工程、涉农用地保障工程等建设。重点实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动,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上做好保障工作。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贯彻落实区、镇、村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建立规划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到各年度和各级各有关部门,滚动实施,统筹推进。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把握进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优化完善规划目标和任务。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美丽镇村建设、农民增收等工作内容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镇(乡)街道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第二节 要素保障
切实把乡村产业振兴摆上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四个优先”。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都市生态农业、美丽镇村创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组建区级农业农村投资平台,运用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并向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农业农村新业态等建设项目倾斜,鼓励乡村振兴项目用好“坡地村镇”及有关政策,大力推动“两进两回”农村人才保障工程的实现。坚定不移把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引向深入,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优化完善农业农村“引才、育才、用才”工作,引导海归人才、高校毕业生、“农创客”、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和新乡贤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第三节 政策保障
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按照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任务,研究制订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重点在推进农业融合发展、农村改革、公共服务、要素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明确政策支持导向,适时调整存量扶持政策。加强支农政策之间协同配合,针对产业主体类型,将多环节、多角度的财政支农资金,以套餐形式整合,减少管理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支农政策和资金绩效。尤其要落实用地政策,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积极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用地需求。大力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乡村土地综合整治验收后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村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第四节 环境保障
创新政府服务农业农村机制,加强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规范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加强政策法规管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上分工合作,形成合力,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完善政策评估调整机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和解读,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农业农村工作,营造良好的规划实施环境,总结推介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诚信守法,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工作环境。
专栏十三 要素保障提升行动 1.“两进两回”农村人才保障工程。谋划一批创新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新动能、人才激励等若干政策举措,引导海归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新乡贤等返乡回乡创业创新。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业领域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在甬高校与企业联合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开发计划。 2.涉农资金保障工程。持续加大财政对于农业农村支持力度,扩大农业农村的有效投资,稳步提高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财力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吸引各级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3.涉农用地保障工程。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比例,新编区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计划指标支持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盘活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简化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严禁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从事非农建设。 |
[1] “六园”是指古林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农业集聚园、集士港湖泊河现代农业园、鄞江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科技示范园、洞桥沙港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章水杖锡樱花种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观光园、龙观和章水的中药材生产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