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44160/2022-7631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2022-07-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1年,全区商务工作认真落实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商务工作要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海曙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抓好消费提质、外贸升级、楼宇增效等重点任务,推进宁波国际消费示范区和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区建设,实现消费示范带动力更加突出、对外贸易竞争力明显增强,楼宇经济能级不断提升,为我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内一流强区有力支撑。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商贸方面:想方设法拉动经济向好增长
1、提升商圈能级。以省高品质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省智慧商圈试点、都市商圈提质增效改革试点等为牵引,开展商圈提质行动,进一步提升商贸能级。一是推进高品质步行街打造。持续推进南塘老街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争创国家级试点,指导东鼓道做好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验收。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街区、和义大道、鼓楼沿等改造提升,争创宁波“精特亮”工程。二是推进杉井奥特来未来商圈试点。完善“杉杉奥莱线上商城”小程序和顾客数字化系统,推进商圈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1-9月,杉井奥特莱斯实现零售额11.9亿元,同比增长19%。三是推进都市商圈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天一、城隍庙、鼓楼、铁路宁波站等四大核心商圈改造建设。东渡步行街改造加快推进,恒一城市广场开业营运,南站里一期开业,星悦城项目加快建设。指导印象城、高桥恒一业态调整,樱花里、洞桥悦邻汇申报市级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
2、促进消费升级。以省夜间经济试点、消费促进月、首店经济为牵引,发布海曙打造消费体验高地倡议书,促进区域消费升级。一是发展夜间经济。持续推进“夜海曙”地标塑造、古城畅游、集市重展、书香品味、美食专享等八大工程,发展购物、美食、娱乐、旅游、文化、体育等六大业态。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广场、街区举办夜间经济活动20场以上。二是发展首店经济。引导重点广场、购物中心、街区品牌调整、业态升级,加大对独有品牌、首店、旗舰店的招商力度,以品牌效应带动消费升级。今年1-8月,天一广场、和义大道、南塘老街等引进零售、餐饮、文创、美容等全球首店1家,华东首店2家,浙江首店2家,宁波首店55家,以品牌效应带动消费升级。三是统筹促消费活动。发动商贸企业参加消费促进月,并结合春节、五一、端午等消费热点开展线上线下营销。4月30日至5月31日,组织开展“新风尚·最海曙”为主题的2021风尚购物消费季活动,19家购物中心、百货、超市、家电卖场实现销售额8.8亿元,同比增长10.5%。约惠”鼓楼沿——优惠促销活动评为2021宁波购物节十大亮点活动,区商务局获评优秀组织奖。四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鼓励申报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宁兴控股、广博集团列入全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培育名单,博洋集团、太平鸟、三江购物等企业积极报送我区内外贸一体化典型案例。推进离境退税店建设,引导辖区企业申报设立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店。目前银泰东门、银泰天一、和义大道、宁波二百、国美电器已入围离境退税店名单。
3、推动电商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引导园区申报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级评定。富港电商城获评省4A级电商产业园,并通过租金减免、提供增值性服务等措施,吸引更多电商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37家,实现营业额10亿元,同比增长48%。二是加大培育电商人才。调研走访各类电商企业,动员企业申报“甬江引才工程”,并进行专业指导,共8家企业申报。三是用好直播新模式。开展电商直播与品牌对接交流会,加快直播聚集效应和品牌推广。打造“阿拉城隍庙·时光里的步行街”活动,流量效应明显。四是发挥数字引领作用。入选“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创建名单”,发布《海曙区创建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2021年创建任务清单、项目清单,统筹推进商贸、学习、出行等六大领域的数字化创建工作。
(二)外贸方面:多措并举推进外贸创新发展
1、持续谋求转型促进升级。
一是优化升级海曙数字外贸平台,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深度优化海曙数字外贸平台,目前已有632家外贸注册企业正式上线,共计10232项产品,宁波跃野进出口、宁兴贸易等70家企业通过该平台找到海外买家,并签订大单。6月,平台入围全省数字经济系统数字贸易子系统第二批应用场景示范点。二是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创新外贸增长新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商,1-8月,完成跨境电商出口105.9亿元,同比增长30.39%,跨境电商新模式出口保持全市领先,“9610”“9710”“9 810”出口13.3亿元,规模全市第1,其中“9610”全市占比达到98%,“9710”全市占比达到80%。海外仓建设稳步推进,全区8家企业在美国、英国等地设立的海外仓面积12.7万平米,我区捷时进出口海外仓被评为2021年省级公共海外仓。重点扶持外综服务平台企业,宁兴贸易集团完成浙江省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复核申报,宁化通在去年获评成长型外综平台的基础上,新获批示范型外综平台。三是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围绕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传统外贸转型升级行动,新增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零部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装)通过复核。
2、持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
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扩大我区进出口规模。传导考核压力,激发各镇(乡)街道招商引资积极性。新引进的黎周、克荔、臻灏优质项目,前7个月出口额均在8000万元以上;通过数据回流,新睦进出口、通用国贸、展智科技分别实现进出口2.6亿元、1.8亿元和2900万元,前7个月,累计提供净增量4.6亿元。二是持续优化外贸政策,加快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对中东欧进口企业的奖励,不断提升该类产品的全区进口份额,发挥更大的正向拉动作用,1-7月,全区对中东欧进口增长36.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增加进口奖励政策,不断加大对进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进口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扶持服务贸易发展,培育外贸增长新业态。充分利用我区作为宁波交通枢纽核心区的地理先天优势,不断拓展工业设计、工程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出口,谋求强化在国际旅游、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
3、持续深化合作强化服务。
一是开展小微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联合信保开展小微外贸服务月活动,惠及17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企业,提升小微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第一场、第二场活动已顺利召开,吸引了超过180家企业、225人参会,现场超过45家企业投保。二是加大对跨境电商企业金融支持和配套服务。举办海曙区“易跨保”金融服务方案暨政策培训会,邀请信保公司、海关、银行、税务等机构或部门,帮助跨境电商企业熟悉相关备案、通关和退税业务。对欧陆创意、新海威等有转型做跨境电商的重点传统外贸企业,上门一对一辅导。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组织辖区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线上展、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其中中东欧展方面,完成中东欧2.06亿元、欧洲国家0.48亿元的采购任务。
(三)楼宇经济:精心谋划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
一是启动老旧楼宇改造。以“管理智能化、改造精细化、亩均高产化、配套完善化”为重点任务,拟定楼宇改造方案,切实推动楼宇“硬件、效益、特色、服务”四大提升。起草楼宇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实施办法,加大对商务楼宇的扶持。全面排摸我区老旧楼宇,实行老旧楼宇“一楼一档”制。目前,启动改造项目有浦发银行大厦、中国银行大厦、天一星坐标;计划改造的项目有银润豪景、天宁大厦、中外运大厦等。二是拟定楼宇考核办法。以8个城区街道为评价对象,制定楼宇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并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各单位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完成楼宇评价工作。为提升楼宇效能,鼓励楼宇物业提升服务水平,进行楼宇发展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并发放重点楼宇的71名楼宇专管员补助,评选出16名海曙区优秀楼宇专管员。
(四)民生方面:凝心聚力提升商务惠民实效
一是强化成品油行业监管。完成37座加油站、13家加油点的成品油经营许可年检,20余家成品油企业相关事项变更的审核转报。完成建庄综合供能服务站的预核准和商务立项。对15家加油站散装汽油销售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防台期间成品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建设。引导家政企业和家政员入驻商务部家政信用平台和浙家政平台,发放居家上门服务证5000张,下拨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涉及家政员2897名。三是做好菜篮子商品保供应。协调成立“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区级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管理办法,建立救灾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联动机制,落实冻猪肉、生猪、豆制品原料等年度菜篮子商品应急储备任务,保障物资及时有效供应。四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推进重点商业广场、购物中心、街区、商场超市、家电卖场、限上餐饮、非星级宾馆落实文明创建、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绿色创建、疫情防控、塑料污染治理等相关要求,行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五是开展对口协作。下拨2020年小象食品等8家企业补助资金16万元。确定33家企业为消费帮扶企业,并组织赴凉山州喜德县对接,参加凉山彝族自治州宁波投资推介会。目前完成东西部协助消费帮扶1000万元,山海协助消费帮扶595万元。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优供给促消费,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
1、持续推动商贸载体提档。一是推进高品质步行街建设。巩固南塘老街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创建成果,进一步优化街区环境、加强品牌建设、打造诚信经营等,争创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指导东鼓道继续开展内亮化提升、业态品质提升、智慧街区建设等,准备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培育验收。二是加快重点街区改造提升。加快实施“泛天一”商圈提质改造,重点推进东渡路、车桥街区域更新工程,推进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跟踪服务南站里、星悦城等项目开业,引导6家街区完成市级商业特色街区复评。三是加快社区商业发展。指导各便民服务圈进一步补充业态,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创建水平,推进多层次、广覆盖的便民商贸服务体系。
2、大力促进消费升级。一是提升消费品质。引导广场、购物中心、商场等招引国际一线品牌、领头品牌、宁波首店、旗舰店、网红店,进一步丰富国际化消费品供给,扩大特色服务消费供给,提升品质化消费供给。二是筹划消费活动。持续抢抓“消费回补”机遇,进一步筹备谋划消费促进月、购物节等消费促进系列活动,重点推动汽车消费、智能消费、餐饮消费,打造系列“海曙购物”活动品牌,繁荣夜间经济,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统筹落实促消费政策、实施促消费包容审慎监管和促消费宣传推广,营造“消费海曙”的良好环境。三是培育新兴消费。引导企业发展新零售,开展网红直播,探索网上商超,加快培育新兴消费。依托阿里中心、淘宝大学、宁波电商产业园等电商集聚区,引导鼓励园区积极引进重点电商社交平台企业,加强与拼多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合作。
3、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一是做大做强本地电商品牌。排摸调研电商企业,梳理一批优势品牌清单,并积极扶持。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培育工程,鼓励、指导商贸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有关电子商务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独立的B2C网站,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网上批发和零售市场。二是依托重点平台发展本地产业带。与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挖掘本地优质产业带项目。依托嘉乐淘宝直播产业带基地,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示范,打造集优质货源、网络主播、线上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引导动一、晓来直播基地依托相关行业商协会,开展市场调研和行业研究,助力海曙产业带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积极引导阿里巴巴与各镇(乡)、自然村开展深度合作,在海曙建设“数字农业基地”,搭建区、镇(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利用天猫年货节、淘宝直播等活动和载体形式,加速农产品线上流通;支持蚂蚁金服普惠、网商银行等为乡村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民提供优惠信用贷款服务。
(二)调结构育优势,推动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定不移扩主体、提增量。突出两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外综平台。继续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和实力培育工程,在政策和服务上予以重点倾斜,确保外贸进出口第一梯队健康稳步发展。重点关注区外办公企业,坚决防止百强外贸企业出现流失。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培育竞争新优势。强化两个抓手——招商引资和企业回归。进一步优化政策条款,调整扶持方向,将招商引资向管当前、管长远方向转变,切实为我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提供更加可持续的净增量。做好重大项目的引进服务工作,推进物产中大、侨商会项目尽快落地。发挥好政策优势、平台优势、服务优势,以国际邮件互换局二期建成投用为契机,发挥好现有园区的集聚功能,大力引进“9610”、“9710”、“9810”企业,巩固和扩大海曙的跨境电商领先优势。发动西片区镇(乡)街道,做好工厂在辖区、外贸业务或数据在区外的企业摸排工作,辅以特殊的优惠政策,促成其业务回归、数据回流。
2、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调整两个结构——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在增量、信保、拓市场、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对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该类产品的出口占比。加大对进口企业,特别是中东欧进口企业的奖励力度,做好市区政策配套,做大全区进口规模,改善进出口失衡的局面。推动两个转型——传统业务向跨境电商转型和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加大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力度,用好用足现有政策,转型做跨境电商。加大与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的合作力度,鼓励本区企业(宁化通、宁兴云)打造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做好中小外贸企业以“9710”“9810”模式报关的业务辅导。积极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出口,加强旅游、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我区服务贸易规模。
3、坚定不移优服务、强保障。健全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与镇(乡)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密织服务网络,建立政企之间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让企业及时了解境外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让政府及时了解企业订单的变化情况和经营情况。建立重点外贸企业档案,梳理重点外贸企业诉求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化服务举措。发挥好国际贸易发展联盟、贸促会和即将成立的海曙国际商会的作用,紧贴外贸企业关注的融资、货运、用工、风险防范、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筹划开展线下或线上主题沙龙及政策宣讲。将货代、报关、院校、人力资源、行业标准认定机构等与外贸发展息息相关的单位纳入国际贸易发展联盟,为辖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推动联盟服务向外贸全链条方向发展。
(三)促改造育特色,提升楼宇经济能级。
1、开展泛天一商务集聚区老旧楼宇改造。一是开展老旧楼宇改造调研。走访调研老旧楼宇改造意向,优先启动单一产权老旧楼宇改造。目前,浦发银行大厦、中国银行大厦等楼宇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下步将继续跟踪关注金汇大厦、天宁大厦等楼宇改造意向。二是分类实施楼宇改造。一方面依托国资平台,对基础条件较好、整体改造投入较大的老旧楼宇,由国资公司开展整体收购或者长期租赁进行改造,形成一批楼宇改造先进典型项目。另一方面突出企业改造主体地位,鼓励业主单位自行或者委托专业的运营商进行改造。三是完善老旧楼宇停车、电梯等配套设施。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库、改造地下停车场、周边的小微地块改造等增加停车位。与周边楼宇、小区共同使用空余停车位或实现错峰停车。开展电梯的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楼宇通过增设或外墙加装等方式新增电梯。
2、加快重点开发区块楼宇集聚。通过土地出让、盘活存量等方式满足丁家等重点区块以及工业互联网项目、温州商会大厦、海曙海关、中外运大楼等市区重点商务楼宇项目的用地需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合理安排商务办公用地,为新建商务楼宇提供空间保障。引导丁家湾区块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总部型商务楼宇,大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打造长三角南翼总部经济承载区。加大对点高品质商务楼宇的政策扶持。
3、打造高经济效益楼宇。建立和完善楼宇内相关产业的亩均产出衡量标准,分领域、分产业做好现有楼宇入驻企业的产出评估,分流淘汰低产低效和异地经营企业,引进金融服务、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信息、专业服务等高产业态企业,有效提升楼宇产出效益。做深做细现有入驻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分析,充分利用清理腾空的商务空间,全力抓好优质上下游企业的招引和集聚;注重引入行业龙头、特色品牌、新兴成长型等企业,形成稳定性大、支撑力高、特色化强的业态体系。积极培育特色楼宇,引导和扶持在建拟建的商务楼宇,对已经投用的、面积较大、一时难以实现产业集聚的楼宇,从局部着手,逐步改造,不断调整功能版块,不断提升档次。